•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专家解读
    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
    发表时间:2020-11-02 来源:人民论坛网

    彭 刚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更是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决胜之年。目前所剩余贫困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剩下的工作都是“最难啃的骨头”。深度贫困地区攻坚任务格外艰巨,是消除绝对贫困攻坚战主攻的重点。 

      如何打好这一攻坚战,方法尤为关键,必须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则要更加重视困难,坚定信心,锁定目标,将工作做精做实做细。

      第一,要认真分析导致贫困的原因,坚持扶贫要先扶志、扶智,充分调动扶贫对象摆脱贫困的积极性,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通过细致工作,使摆脱贫困成为贫困对象内生的强烈愿望。尤其要充分发挥脱贫典型案例的带动作用,提高成功脱贫典型案例的可复制性。

      第二,要集中优势资源。中国消贫减贫的成功经验就在于精准扶贫、对口支援。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优势资源,消除深度贫困。在消除绝对贫困最后的攻坚阶段,更需要优势资源的统一调配和有效使用。在全国一盘棋的统一规划下,各级政府特别是身处深度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更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形成局部绝对优势,筹钱、集物、调动人员,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第三,要把握节奏。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要打的是一场歼灭战。任务艰巨却又时不我待,精准扶贫的特征将更为凸显。因此在最后的攻坚战中,不仅要井井有条,更要丝丝入扣,每一天都要有成果,每一周都要有绩效,每一月都要有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既定的时间期限里完成预定的战略目标,成就人类历史上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的千秋伟业。第四,要坚决防止在最后的消贫攻坚战中发生脱贫验收弄虚作假及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在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阶段,时间锁定、任务繁重,浮夸急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甚至贪污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对于可能出现的返贫现象,加大致贫返贫风险防控力度,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风险规避机制,才能让脱贫攻坚释放出施之长远的民生红利。

      一是要防止新的贫困产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我们不仅面临着传统的农村贫困转型,更面临着城镇可能出现的新贫困挑战。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知识贫困”。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中国在这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优势明显、尽占先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深化,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此同时也会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提升的过程中使一部分在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岗位遭遇到挑战。201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的主题就是“工作性质的变革”,讨论了这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取代人给人们工作性质带来的变革。尽管报告证明了科技革命所创造的新工作岗位远比其将要取代的工作岗位要多得多,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条件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改善和提高自身素质得以在新的岗位工作的人员来讲,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既是现实的,也是紧迫的。甚至有些刚从技术院校毕业的年轻人,也会因为在学校所形成的知识结构较为陈旧,适应不了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变化而遭遇到工作岗位的挑战。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知识贫困”的发生。

      二是老龄化社会到来所造成的“老年贫困”。中国步入老年化社会的步伐愈发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人口从年龄构成来看,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快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老龄化的程度还会不断加重。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老年群体,由于退休导致收入的明显下降,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再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则“老年贫困”就有可能发生。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对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针对相对贫困问题的产生根源和主要特征,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形成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术扶贫、医疗扶贫等解决相对贫困的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障。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具有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天然优势。绝对贫困的率先消除,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已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一定能够彻底消除贫困,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