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全国马院院长谈
    刘东建 雷朋|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3-01-09 来源:党建网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刘东建 雷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也凸显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发展质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高质量发展何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

      高质量发展深刻体现了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约束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也有了重大转变。为此,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需要超越专注数量与速度的老路,实现与时俱进。为了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符合“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发展逻辑,走质量优先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选择和实践转型。

      高质量发展内涵与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有着本质上的同构性。何为高质量发展?概而论之,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和高度聚合新发展理念,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生动展现了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理性把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而是具有一定价值意蕴或追求进步的历史过程,其中既蕴含着价值观,又体现着方法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不断给人们带来更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现代化发展问题乃是当代世界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具现实性的问题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一再强调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意义。从历史成效看,高质量发展是引领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指南针。“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增长的贡献率也总体保持在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从战略全局看,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国外战略遏制、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基本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超越经济范畴的完整系统

      现代化的基础与核心是经济发展,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最主要标志,但经济绝非衡量现代化的唯一指标。单纯追求经济、政治等单一向度的、非均衡的现代化,并不是可持续的现代化。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特别是拉美、中东地区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跨越式”追赶世界现代化前沿的过程中,整个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一历史表明,现代化过程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巨大变迁的“社会变革”,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需统筹好各个方面,协调推进。

      在主持起草“十四五”规划建议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领域,还包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其他各个领域。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正是在我们党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把握和对经济社会发展认识规律深化的基础上,高质量发展跨越经济领域,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成为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这一发展主题的全面升级,体现了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线性思维方式的超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全球发展问题,在发展转型的社会变革浪潮中,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不再只是以工业革命、商品经济、科技革命为表现形态的现代性,而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多层面在内的全方位转型。因此,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高质量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高质量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强国战略全局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其中文化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文化孕育着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是现代化灵魂的标识。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推动力,是现代化进程的内生动力因素。推动文化创新和文明发展有利于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健康有序发展。

      应该看到,从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背景和过程中,国际竞争不仅仅是纯粹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竞争,价值观、文化和历史都已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文化和文化产业的驱动力作用也被视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高质量推动文化及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就成为应有之义。

      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石,具有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作用,甚至是产业支撑的多重价值。目前,我国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已达世界较高水准,文化数字化为中国提供了赶超和引领世界文化的时代契机。由此,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文化创新发展的重点,以数字化驱动文化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促进文化资源、文化服务、文化内容的全面升级,创造更多优质文化内容和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总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增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自觉,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好现代化新征程,坚定不移用高质量发展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分别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网站编辑:孟雅睿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