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革命精神谱系
    新时代孔繁森精神的赓续传承
    发表时间:2021-07-06 来源:党建网

    华 敏

      

      孔繁森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事迹在青藏高原,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广为传颂,他“赤诚、担当、大爱、无我”的崇高精神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员领导干部,要像孔繁森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榜样的感召超越时空,新时代赓续孔繁森精神、坚守爱民情怀,是共产党人永葆初心、传承使命的重要精神源泉。

     

      孔繁森精神是在改革开放大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伟大革命精神

      孔繁森精神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下形成、完善和升华的,是进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期产生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繁森的人生字典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一生的执着信仰,他为人民而活着,为人民而奋斗,为人民而献身,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村。17岁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孔繁森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赴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为期三年,这是他第一次入藏。未曾想到,此后孔繁森的一生便与西藏和藏族同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1988年,孔繁森二次入藏,期满后服从党的决定,留任西藏,主政阿里。“二离桑梓、独恋雪域、收养孤儿、帮助孤老……”,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1994年的11月29日,孔繁森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因为一场车祸不幸殉职,时年50岁。

      从孔繁森1979年入藏到1994年因公殉职,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也是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时期,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对孔繁森精神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因为改革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发扬知难而进、知难而上的革命精神,更需要弘扬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的公仆情怀,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领导干部的最本质要求。孔繁森精神正是孔繁森在艰苦环境的淬炼中,在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砺中,在加强自我修养的体悟中逐渐形成、完善和升华的。

      孔繁森经常把“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挂在嘴边,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忘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民解忧难、甘为孺子牛。江泽民同志高度赞扬孔繁森是“全党的楷模”,并题词号召全党“向孔繁森同志学习”。他在会见孔繁森家属和事迹报告团成员时说:“孔繁森同志是我们全党的楷模。我们要像当年学习焦裕禄、学习雷锋一样,大力开展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的活动。”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都来学习孔繁森。他充满深情地说道:“我在西藏工作时,曾与繁森同志有过接触,知道他的一些情况,特别是他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习近平同志在《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一文中提出要求:“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1994年9月,孔繁森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其殉职后,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他“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称号;2009年,孔繁森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孔繁森“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他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个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革命精神在孔繁森身上闪闪发光,孔繁森精神的代代传承正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血脉的赓续绵延。

     

      “赤诚、担当、大爱、无我”是孔繁森精神的基本内涵

      孔繁森曾经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始终践行着自己挚爱的这句座右铭。古人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孔繁森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把对人民的爱既体现于“意”,又体现于“行”,他的高尚品德和无私情怀诠释了“赤诚、担当、大爱、无我”的孔繁森精神。

      赤诚——对党忠诚、党性坚强。党员干部要把加强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政治就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政治就是坚强的党性原则。孔繁森两次援藏,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只要党有需要,他就义无反顾。其实他有充足的理由不去援藏,母亲年老、妻子有病、儿女尚幼,但他没有这样做,一次又一次在雪域高原留了下来。孔繁森在多个场合说过,我对不起我的老母亲,对不起我的妻子,也对不起儿女,在给女儿的信中也多次提及此事,这就涉及个人利益和党的需要的关系。在党的需要面前,在大局需要面前,孔繁森没有任何怨言,而是服从大局,奔赴西藏、扎根西藏,为西藏发展工作、为西藏人民服务。在孔繁森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坚持党性原则的高度自觉,他心中有党、信念坚定、党性坚强,这就是孔繁森对党的赤诚忠心。

      担当——甘于吃苦、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孔繁森就是一个甘于吃苦、勇于担当的人,无论是在什么条件下,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做事。他立足于西藏岗巴、拉萨、阿里等地的实际情况,走基层、访民意、深入群众摸实情。孔繁森的为人民谋幸福不是喊喊口号,而是真抓实干,切实为群众做实事、解难题,即便有困难也要迎难而上,彰显责任担当。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孔繁森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担当作为,努力创造让人民满意的幸福生活。

      大爱——心怀人民、大爱无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对人民的态度,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合格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是决定人们对党的干部是否崇敬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孔繁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将人民至上铭刻在心、烙入脑海。孔繁森生前曾留下诗篇——“远征西涯整十年,苦乐桑梓在高原。只为万家能团圆,九天云外有青山。”生动概括了他在高原的工作状态,而这句“只为万家能团圆”不正是心怀人民、大爱无疆的诠释吗?在藏十年,他为西藏的发展呕心沥血,倾尽所有。正是孔繁森的心怀人民,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真正实现了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这个磅礴力量成为推动阿里地区发展、改变藏民生活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无我——心中无私、全心奉献。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所谓“无我”,就是心中无私、全心奉献。孔繁森虽为厅级高官,但生活拮据,在一次地震中他收养了三个孤儿,每个月的工资都先用来支援这三个孩子,为了保证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曾三次偷偷到医院卖血换钱。这是什么精神?是心中无我、唯有人民的精神,是爱民如子、乐于奉献的情怀。可以说,孔繁森时刻面临着亲人和人民之间的考验。临行西藏前,他跪在老母亲面前,流下了眼泪。因为他觉得长期不在亲人身边,对不起家人。但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西藏同胞,他又毅然决然一次次远离亲人,奔赴雪域高原,把全部的爱奉献给西藏人民。人民就需要这样的领导干部,人民也衷心爱戴这样的好干部。他在西藏虽然只有短短十年,但是人民永远记住了他。

     

      孔繁森精神闪耀着璀璨的时代光芒

      以“爱人民”为核心的孔繁森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地域差异而黯然失色,恰恰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依旧光芒闪耀。新时代有新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更多像孔繁森那样做人、做事的人,孔繁森精神所具有的价值力量始终光芒四射。习近平同志曾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文中,提出“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孔繁森精神所蕴含的“境界感”与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的素质要求十分契合,深刻指明了孔繁森精神的时代价值。

      孔繁森顾全大局、听党指挥的坚强党性,契合了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忠诚”要求。孔繁森第一次赴藏时,他并非不知道西藏山高路远、生活艰苦,但他始终把“咱是党的人”作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听从党的召唤,忠诚于党的事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组织决定让孔繁森带队再次赴藏时,他听从组织安排欣然前往,再次诠释了孔繁森的大局意识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德,也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是好干部的第一标准。新时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党的事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着诸多比以往更棘手的问题,但只要像孔繁森那样牢记党员身份、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孔繁森永葆忠诚的政治品质在新时代依然闪闪发光,是广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守的政治生命线。

      孔繁森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价值追求,契合了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干净”要求。孔繁森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后的领导干部,其清贫生活与廉洁自律说来令人泪目。当他了解到西藏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自备医疗箱并自费购买数百元的药物,在工作之余给群众看病、发药;一次地震后,他收养了三个藏族孤儿,生活更加拮据,为此曾经三次卖血换钱;他的妻子曾去拉萨探望他,但孔繁森连妻子回程的车票钱都给不起;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发现了令人心碎的遗物——衣袋里仅有八块六毛钱;在孔繁森的葬礼上,藏族同胞用“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的挽联来悼念他。孔繁森廉洁奉公的政治本色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一个人能否廉洁奉公,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是否能抵御糖衣炮弹与“被围猎”,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是否能做到廉洁用权,不贪不占?是否能做到廉洁齐家,家风端正?党员干部给出的答案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干净做人、干净做事是对党员干部工作和生活作风的具体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评判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依据。孔繁森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守个人干净的为政底线提供了一面最好的镜子。

      孔繁森热爱人民、勇于担当的公仆情怀,契合了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担当”要求。孔繁森一腔热血献给了雪域高原,思群众之所虑,做群众之所想,以坚毅的心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担任拉萨市副市长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在阿里工作期间,他说“阿里的贫穷,是我们的耻辱;率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全地区共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足有8万多公里,形成了阿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亲民爱民、勇于担当的公仆情怀就蕴含于孔繁森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中。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时期,要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抓住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寻求破解之道。要敢于涉险滩、敢于攻坚克难、敢于担责、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孔繁森的公仆情怀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涵养担当精神给出了最真实的写照。

      (作者系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孔繁森精神与西部援建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