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五个不等式"让这篇讲话与众不同,值得学习!
    发表时间:2019-11-19 来源:公文写作之家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11月3日,2018紫金山创新峰会暨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十周年论坛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出席并讲话。

      对南京“10年科改路”,张敬华用“五个不等式”总结了启示,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关注的“三个新问题”,很有启发。

      以下为讲话要点和内容摘编。

      五个不等式

      第一,资源优势≠创新优势

      必须坚持走融合融通创新的路子,让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走出来,让南京的创新需求走进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第二,政府作为≠创新有为

      必须坚持走市场驱动创新的路子,政府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担当作为、在“市场有效”的地方坚决不为,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三,自主创新≠封闭创新

      必须坚持走开放合作创新的路子,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使南京直通全球创新最活跃的地区。

      第四,人才流入≠人才红利

      必须坚持走人才引领创新的路子,优化机制给政策,广开渠道给舞台,换位思考给关爱,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

      第五,政策优惠≠环境一流

      必须坚持走生态支撑创新的路子,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创新成为整座城市的鲜明气质。

     

      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创新名城

      ——张敬华在紫金山创新峰会暨南京科改十周年论坛上的讲话摘登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南京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也有着强烈的求新求变愿望。

      自获批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我们高举改革大旗,高擎创新火炬,坚持不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一系列率先探索和务实行动,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要求、具有南京特点的改革创新之路。

      回顾十年试点,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宽。十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突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着力绘好科技改革路线图,打好先行先试组合拳,做好创新发展大文章。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顺应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势,总结改革经验,对标国际先进,明确发展航向,优化顶层设计,部署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即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两个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全面开启了创新引领、科技制胜的崭新篇章。

      回顾十年试点,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大。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系统推进,改革着力点从科研领域向经济、生态、社会等各相关领域逐步延伸,受惠面从科创企业、科技人员、高校院所向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拓展。我们出台一系列特有政策为人才“松绑”、为企业“减负”、为知识产权“护航”,创新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我们组建人才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产业创新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我们整合设立15个高新园区,聚力打造一批“双创”基地、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布局得到持续优化。总的来看,南京的科技改革正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回顾十年试点,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十年来,一大批科技体制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不仅为南京增强经济创新力、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提供了强大支撑,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注入了强劲动力。2016年,南京成为全国第11个GDP过万亿的城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71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继续保持8%的较高增速,位居江苏第1位、全国万亿GDP城市第5位。今年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均增长40%以上、PCT专利申请量增长135%,新增科技型企业近2万家、增长23%,剑桥、清华、魏兹曼研究院等国内外大量高端资源要素竞相汇聚南京。根据最近发布的中国十大创新城市排行榜,南京位列全国第五位;《自然》杂志最新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50强榜单,南京位列全球第十二位。

      回顾十年试点,我们的信心越干越足。这份信心,来自聚力创新的共同追求。如今,“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抓创新,必须争一流”,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这份信心,来自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我们自觉扛起为全国全省改革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的职责使命,敢啃硬骨头、勇涉深水区,一些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瓶颈得到有效破解。这份信心,来自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在南京,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区委书记、区长,都在潜心谋创新、带头抓创新;从市级层面到各个园区,再到基层一线,都有专门的力量在服务创新、推动创新。这些,都为今后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南京实施创新驱动、赢得发展先机,提供了坚实基础和精神力量。

      十年改革探索,十年创新跨越。这十年中,我们既有先行先试的具体实践,也有改革突破的丰硕成果,更收获了弥足珍贵的感悟和启示。

      第一,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必须坚持走融合融通创新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南京有53所普通高校,其中12所入选“双一流”、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有83万在校大学生、80多位两院院士;有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一批大院大所。这些都是南京独特的比较优势,但长期以来这一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创新的优势、竞争的优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双向融通,去年底启动实施了“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让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走出来,让南京的创新需求走进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这一工程实施以来,已累计签约新型研发机构168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项目386个,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高校院所的相关利益得到有力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正在有效打通,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正在逐步破解。

      第二,政府作为≠创新有为,必须坚持走市场驱动创新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科技创新,要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市场主导的创新才是真正有活力的创新,才是真正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创新。政府既要积极主动作为、更好发挥作用,也要遵循创新规律和市场规律,做到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担当作为,在“市场有效”的地方坚决不为,即便是政府主动作为也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市场化的办法来实现。同时,要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市场化的办法配置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确保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做、政府该放的全部放到位。近年来,我们首先明确了“4+4+1”主导产业,即四大先进制造业、四大现代服务业以及一批未来产业,有针对性地引导创新布局和创新活动。我们重视发展科技金融,借力资本市场,成立了注册资本50亿的创新投资集团,引导创投、风投机构广泛参与,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型企业,助力科技企业跨越成长初期的“死亡谷”。我们无论是与高校院所,还是与各类机构的合作,都是以项目化的方式落地,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以市场化的机制推进,形成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鲜明导向。

      第三,自主创新≠封闭创新,必须坚持走开放合作创新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贯彻总书记指示,我们着力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更高起点推进自主创新,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创新伙伴关系。我们重视用好八支力量,即在宁高校、国际友城、国家级平台、大院大所、科技企业、民间商会、海外华人、驻外使领馆科技处,建立固定的合作渠道。我们组织举办了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全球机器人与人交互技术大会等多场国际性峰会,明年起我们还要定期举办南京“创新周”活动,有计划地在海外建立创新中心和人才驿站,使南京直通全球创新最活跃的地区。

      第四,人才流入≠人才红利,必须坚持走人才引领创新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对南京来说,如何在盘活人才存量的基础上,更高质量引进人才、更高效率用好人才、更高水平留住人才,是改革试点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坚持把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作为主攻方向,优化机制给政策,广开渠道给舞台,换位思考给关爱,通过一系列创新性、引领性、探索性实践,努力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对常规性人才,我们实行无条件落户和持续发放住房补贴等政策,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28.3万人、增长66%。对高层次人才,我们既有专门的待遇保障政策,更注重提供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土壤和机制。今年1-9月,新增3名诺贝尔奖得主、52名国内外院士到南京创新创业。对非共识人才,我们率先建立社会化的人才举荐制度,坚持市场选人,注重市场评价,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不拘一格。

      第五,政策优惠≠环境一流,必须坚持走生态支撑创新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创新既要有好政策,更要有好氛围,尤其要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创新成为整座城市的鲜明气质。为此,我们在前期改革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集成、提档升级,一方面制定形成了“2018年市委1号文件+45个配套细则”的创新政策体系,其中关于初创科技企业三年贡献返还、高收入科研人员政府奖励、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等三项政策是南京特有的;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建设开放氛围最佳、创新效率最高、枢纽功能最强、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营商环境最优的“五最”城市目标。我们成立实体化运作的专项推进办公室,切实履行“统”的职责、加大“推”的力度、破解“难”的问题。我们大力推动包括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了各类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

      改革不停步,创新无止境。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从新的起点出发,我们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还有许多关口需要跨越。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企业家,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创新名城”这一峰会主题,为南京的科技创新把脉,为南京的科技改革建言,给我们带来新的思想启迪和实践方案。特别是,希望大家能够在以下三个课题上给予我们更好的答案。

      一是如何真正形成有利于推动创新的动力机制?

      创新驱动,关键在驱动创新。只有把科技企业、科研人员、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强大动力和活力。最近,我们正在研究制订明年的市委1号文件,重点是围绕市场化、国际化、高端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六化”方向,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活力问题,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是如何积极稳妥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

      这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必须面对和回答好的问题。目前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并得到国家和省的重视支持,其中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下一步,如何确定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战略定位和选题方向?如何选择切合南京实际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如何培育南京科技创新的“高峰”,产生南京自己的原始创新成果?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是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家和全球创新体系?

      开放是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当前,开放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如何更好地对接和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增强与其他城市的发展互动性、要素流动性和创新协同性?如何更好地嵌入全球创新网络,开辟渠道、精选领域,形成有效策略和机制,构筑比较优势和全球影响力?也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真诚邀请各位专家和企业家在南京多走走、多看看,既体悟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感受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气息,为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凝聚更多智慧、增添更强动力。

    网站编辑:赵丹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