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时代马院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发表时间:2020-09-04 来源: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 张登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为更好地铭记这段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的重要指示精神,9月2日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党支部、“望道班”硕士生党支部通过线上座谈会的方式举办了以“铭记历史 维护和平”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围绕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抗战烽火中的南开大学和南开精神,南开人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传承,以及如何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等专题进行了讨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一博代表学院党委致辞并作题为《军队和人民的进步:苏维埃时期的探索对抗战的贡献》的发言。他对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探索历程作了简要回顾,从“改造军队”和“改造人民”两个角度阐述了苏维埃时期党在创建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动员组织教育民众和建设人民武装体系等方面为抗战时期开辟敌后战场、坚持人民战争并夺取胜利积累的宝贵政治经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姬丽萍教授作题为《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历史启示》的发言。她从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客观评价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对抗战中表现出的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站位,提出了抗战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民族团结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在之前是绝无仅有的,审视这场战争,对我们当下处理国际纷争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因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张健教授作题为《抗战烽火中的南开大学和西南联大》的发言。他从南开大学被日军轰炸的起因着手,通过12.9运动中南开的抗日救亡运动、南开大学全体学生南下到南京请愿宣传抗日、南开“爱国拥共”故被称为“共产大学”等史实,讲述了南开大学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并从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上四条纪念西南联大的原因入手,总结出西南联大时期宽严相济的学风和校风,对于其创造的辉煌学术成就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我们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启示。

      盛林教授作题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更好开拓未来》的发言,他结合日本留学经历和近年来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案例,从“如何铭记历史”“如何开拓未来”两个方面做了分享。他指出:“历史无法改写,但未来需要靠我们开拓,学习历史的意义在于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开拓未来。我们要铭记历史,要了解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了解其伟大意义,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青年教师吴淑丽作了题为《“化危为机”的选择: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游击战略》的发言,她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游击战略出发,对国共两党开展游击战情况进行了对比,对选择游击战的必要性和挑战性进行了论述,并指出,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战后共产党的壮大是在正确战略方针指导下,化危机为转机、将被动转化为主动的客观结果,不是初始就能设想到的主观意图,有力地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望道班”学生党员、中共党史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凌彤作题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隐蔽战线》的发言,她以隐蔽战线这一切入点入手,对隐蔽战线的内容进行了讲解,讲述了秘密社会武装对全民族统一抗战中的重大贡献,阐述了隐蔽战线的重要性和巨大贡献。

      党的建设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孙艳美作题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主题发言,孙艳美以抗战精神中“爱国主义”这一本质特征入手,从“形成历史认知”“培养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担当”三个方面对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历史以及学习历史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呼吁大家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张健教授表示,近来全党全国正在火热地开展“四史”教育。值此全国人民抗战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坚持南开思政课“师生四同”育人模式,以党支部的形式开展师生同学同研,进一步加强对抗战和抗战精神的学术研究,并探索把学术研究成果向课堂教学转化,真正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为培养更多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网站编辑:赵 丹阳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