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史故事
    长征路上的两条半截皮带
    发表时间:2023-09-05 来源:学习时报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着两条见证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艰苦岁月的半截皮带。其中一条来自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皮带一端曾被割断又重新磨出了尖头,背面烙着“长征记”3个字;另一条来自红二方面军政委任弼时,半截黑乎乎的皮带上至今保留着用刀切割的痕迹。谁能想到,这两条不完整的皮带,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就是救命粮。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这首红军过草地时传唱的《牛皮腰带歌》,不仅体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表现出红军官兵互相帮助、甘苦与共的革命情谊。

      1936年7月,战士周广才随连队从四川甘孜出发第三次过草地。与前两次过草地不同,这次的路途更远、时间更长,而最大的考验还是粮食的严重短缺。

      周广才所在班原有14人,到过草地时只剩7人。穿越草地还未过半就已断粮,他们只好寻找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渐渐地,连半株野菜也难寻,他们只好从自己身上搜罗可以充饥的东西:先是皮枪带,然后是钉在鞋底上的皮撑,最后只剩下周广才的皮带。

      周广才的皮带是1934年红军在任合场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是他的心爱之物。为抵抗饥饿、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周广才主动将皮带贡献出来。看着皮带被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广才忍不住攥紧剩下的半截皮带,提议大家把全班最后一根皮带保存下来,带着它去见党中央、毛主席。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将这吃剩的半截皮带保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长征途中,周广才班里的6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随部队到达了延安。为缅怀牺牲的战友,周广才用烧红的铁筷子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3个字,并用红绸子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珍藏。1975年,周广才将自己珍藏了数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出来,并亲笔写下了说明:“一九三四年在四川任合场战斗中缴获敌人的战利品,在长征过草地时断了粮食,最后将皮带吃掉了一节。”周广才与“半截皮带”的军史往事,至今仍记录在南部战区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4连的荣誉室里,红军将士同甘共苦、信念如铁的红色基因将一代代流传下去。

      官兵同吃皮带的艰辛历史,印刻在红军将士的记忆里。时任红二方面军政委任弼时在过草地时,也曾与警卫员李少清一同吃过一条皮带。

      任弼时与贺龙等人率部长征过草地时,许多战士因为饥饿昏倒。在找不到替代食物的情况下,任弼时和李少清将皮带切成若干段,放到锅里煮。为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他们规定每次每人只能吃3小块。虽然味道难闻、难以下咽,但他们风趣地将其称为吃“煮牛肉”。吃剩下的半截皮带一直被任弼时精心保管。1938年,任弼时从太行山区返回延安时,将其交给李少清保存。新中国成立后,李少清将其捐赠出来。

      在漫长而艰苦的长征途中,每一次胜利与挫折都凝结着红军官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谊。在长征路上,红军官兵响亮地提出:“强帮弱,大帮小,走不动的扶着走,扶不起的抬着走,不落一人,不掉一马!”有人走不动了,战友便过来扶着、背着他走;有人饿昏了,战友便把自己仅有的半块干粮递给他……正是凭借这种“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意志,红军成功走出草地、走向胜利。

      (作者:孙冠楠,摘自2023年8月17日《中国国防报》)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