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经典
    南泥湾的“灯笼报”
    发表时间:2024-02-05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李超

     

      1941年春,王震率领八路军第359旅,肩挎钢枪,手握锄头来到延安东南约50公里的南泥湾,拉开了大生产运动的序幕。

      

       这场大生产运动中,因为许多农场都坐落在偏僻的山沟里,导致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在艰苦的环境里,大家念叨着,“要经常有张报纸看看就好了。”

      

       得知大家愿望后,旅部给每个队订了一份报纸,可报纸订到了,却送不到战士手里。原来,教导营2队负责屯垦的区域与延安相隔60多公里,交通不便利,其中有一段路是他们到南泥湾后,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仅如此,这条路两侧还长着1人多高的杂草,一个人出行经常会迷路。

      

       当时,邮递员只能把报纸送到旅部,等到各单位司务长到金盆湾运米时才顺便捎上一张报纸。可一个队100多人,一张报纸根本不够分,何况并不是每天都有报纸送到手中。

      

       有个叫曾召海的小个子,是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战士,他战斗是英雄,劳动是模范,还有个爱唱爱跳的习惯。在南泥湾待久了,他随口编了个顺口溜:“南泥湾,真荒凉,只见长虫和恶狼;劳动一天三不知,心里憋得直发慌。”几句顺口溜道出了大家迫切要求办报的心情。

      

       领导得知了这件事,也犯了难。想办小报,没有油印机,纸张也很缺乏,不可能分发到每个班排里去。办黑板报,既无黑板,也不可能用人抬着黑板满山转。办墙报更不行,白天没空看,晚上看不到。

      

       沙汉在教导队里的文化水平最高,工作积极又有热情。于是,教导队干部让沙汉和负伤初愈的杨如福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解决大家看不了报纸的问题。正当二人绞尽脑汁时,忽然想起家乡逢年过节猜灯谜的事。

      

       闪现的灵感让二人的心里亮堂起来,他们立即向教导队党支部汇报,尝试采用灯笼的形式办报。在得到同意之后,二人快速行动,就地取材。

      

       他们从山上砍来4根结实的木棍做“框”,把4根木棍固定好,做成一个灯笼;事先把各队的生产进度、劳动经验、开荒能手、好人好事、延安新闻、党中央的最新号令,都抄写在边区自造的黄裱纸上;之后,把这些黄裱纸糊在“框”上,每个面糊一张,一共可糊4张。灯笼里加上用松油做成的松香。天黑以后,把松香点着,光亮透过纸背,把文字照得很清楚。再把灯笼挂在伙房上坡的大树上——这是大家收工回窑洞的必经之路。第一次见到的同志还以为是照明灯笼,仔细一看上面还有字,不由得细细品读起来。

      

       “灯笼报”就这样办起来了,而且越办越活跃,越办越受大家欢迎。夜幕降临,在教导营驻地,一个个火苗跳动的灯笼下,挤满了一边吃饭一边小声聊天的战士,此起彼伏的说笑声、辩论声、朗诵声缓解了劳作一天的疲惫。

      

       看到教导营2队办起了“灯笼报”,其他队也纷纷效仿。各队把生产进度、劳动模范的事迹、国际国内的好消息等,都通过“灯笼报”传递着。杨如福后来回忆:“‘灯笼报’,当时对人们的鼓舞有多大啊!直到现在,我们想起它来,还感到有一股力量在驱使我们排除万难,胜利前进!”

      

       “灯笼报”成为南泥湾夜幕下的一条飘带,装扮着沉寂的山谷,也装扮着战士们的心灵,更犹如一个个路标,指引着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为最后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