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127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探索
    发表时间:2021-01-21 来源:党建网

    余薛锋

     

      社区是国家和社会交汇的基础单元,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的基础工程。近期,笔者深入到厦门多个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为期约半年的实践与探索,创造形成了一分管理、两分协商、七分服务的“127(要爱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即用10%的管理、20%的协商、70%的服务构成1:2:7的社区治理模式,不断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分管理——贯穿党建主线,夯实治理基础

      一是充分发挥党建这条主线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确立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厘清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对居民和社区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逐步退出,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腾出空间。普遍建立小区党支部,使其在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的事务方面能更有效地发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进行社区减负放权,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通过建设社区大党委、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代表到社区服务站驻站轮值等方式,拓展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凝聚更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二是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党建引领作用。社区居委会是法定的群众自治组织,做好自治事务是第一要务。但在现行的社区管理体制下,社区居委会实际上依然是基层政府的行政支柱,在工作方面疲于应付行政性事务和检查,以致居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成了可有可无的虚设工作,成为基层民主流于形式的深层次原因。就此,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对社区居委会的权责进行梳理,明确《社区工作承担自治事项清单》等,以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难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理清政府与社区各类组织的权责边界和工作关系,明确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现居委会自治组织角色回归。三是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党建引领作用。社会力量是社区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充分发挥对社会力量的党建引领作用,引导许多社区主动向社会力量借“智力”、拓“空间”,将“外力”变为推动社区治理的动力。不断吸纳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区外共建单位、辖区商业企业、物业公司等单位代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居民中的经济能人、贤达人士等个人代表参与社区建设,发挥各自优长,为社区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经常组织开展联谊活动,交换信息,研究问题,相互支持,共建双赢。

     

      两分协商——实施双轮驱动,充实治理力量

      一是组团协作机制。社区党组织积极拓宽民主议事的途径方式,凝聚周边党建力量,规范社区事务议事流程。一方面由党组织成员及社工作为负责人,吸纳党员和楼栋小组长参与组成议事团队,定期归类梳理出小区卫生、治安、民生等各方面居民反应的问题,并召开组团议事会议,由组团单位成员代表对拟推动项目进行投票表决,若有85%以上代表同意则确认项目施行;另一方面,由社区党组织根据组团会议的决定进行协调部署,进一步调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将社区卫生、基础设施维护等公共事务治理问题交由各业委会落实,将吸纳热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新政策的宣传普及等带动性思想工作交由居民代表推动,将与共建单位公司职能相关的专项需求交由共建单位提供服务支持。二是监督评价机制。完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按季度召开组团单位环评会议,由社区党组织组织各组团单位依照职责清单,从服务态度、专业水平、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完成任务情况、群众满意度六个维度开展自评和互评,并针对季度内社区落实的项目开展民意测评,随机挑选100户居民分发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综合自评、互评、民意测评成绩,以10%自评分+40%互评均分+50%民意测评均分作为最终考核的成绩。建立奖惩机制,对考评成绩优秀的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奖励,对于考评未合格的单位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对限期整改单位建立“社区党组织-组团单位代表-居民代表”三级督导体系,在公示考评结果后,组团成员单位可直接监督、纠正被要求整改的成员单位在整改期内的整改情况。

     

      七分服务——推出多项服务,提升治理水平

      一是一站式便民服务。提升社区服务站的公共服务职能。社区服务站是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的延伸,在体制转轨和专业化社会组织尚未充分发育的现阶段,社区层面设置公共服务站,并招聘专门人员开展服务,便于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的延伸和落实,也有助于克服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不失为一种各方面都可接受的相对合理的制度安排。可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作为改进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强力推进,按照“一个入口、一个终端、一个系统”要求,形成区、街(镇)、居(村)三级联动,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二是技术型专业服务。在社会组织中,社会工作机构是专业化的新生力量。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专业社区服务机构在社区服务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形成由政府推动、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服务方的“三位一体”专业机构,充分发挥基层社会困难救助、矛盾调处、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社会关系调适等方面特有的专业服务优势,形成合作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局面。三是一体化居民服务。社区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社区所有资源全部向外来人员开放,开办面向外来人员招生的集体幼儿园;设立“四点钟”学校,解决外来人员子女放学后无人照料的后顾之忧;成立“新居民协会”,为流动人口营造“大家庭”氛围。对“村改居”由农民变为市民的“新市民”群体,以新集体发展用地项目运作为重要推手,让他们共享建设成果。四是“微治理”自助服务。因地制宜,以社区、小区、自然村、片、小组等为单位,探索最合适的自治单元,以“微治理”为方法,尊重居民“微心愿”,培植社会“微组织”,着力建设“微机制”,大力推行“微行动”,推进社区惠民的缔造,完善社区融合的建设,保障社区治理的稳定,构建起“社区共同体”。“微治理”使群众的参与意识逐渐高涨,公民意识得以培育提高,居民社区治理能力也得以提升,群众由原来的“台下看戏”,进而领悟到社区事务是“我们共同的事情”,提升了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推动社区共同体的塑造。五是项目化文体服务。选取和确定与百姓关系密切、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项目,吸引社区群众、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各种方式共同参与。拓展居民开展文体活动的空间,引导和鼓励社区各类组织开展球类运动、娱乐活动、节庆活动、家庭亲子活动等群众性活动,让居民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交流感情,逐步改善城市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有限、公共活动平台不足等问题引发的人际关系冷淡等“城市病”现象,让社区成为群众开展各项活动的好去处。六是常态化公共服务。积极探索社区常态化公共服务制度,在规定时段内向市民免费开放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等场馆;优化改造街心公园,通过腾地建园、挤地造园、原地修园等方式,配齐照明、水电、桌椅、公厕等设施,打造一批就近服务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发动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绿化、公共项目等公共事物的管理和建设。探索建立公共绿地认养、公共空间轮值认管、项目的认领等责任制和表彰激励制度,带动群众从身边事做起,从细微处着眼社区发展,最终汇聚成为社会治理的“大效应”。七是契约式志愿服务。以契约的形式,以共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创新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组建志愿巡逻队,健全楼院看护、群防群治等责任制,消除不安定因素;组织志愿服务队,实行环境卫生联抓,组织干部、职工、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环境绿化、净化、美化、硬化工作,共同对社区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共同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社区工作流畅有序。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市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