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干部下沉”常态化: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
    发表时间:2020-06-30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 吴宏政

      

      核心提示: “干部下沉”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干部下沉”常态化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需要通过“课题攻关”提供现实基础,通过“组织动员”提供运行机制,通过“程序规划”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成就分享”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要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要】“干部下沉”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干部下沉”常态化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需要通过“课题攻关”提供现实基础,通过“组织动员”提供运行机制,通过“程序规划”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成就分享”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要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关键词】“干部下沉” 常态化 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干部下沉”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行政举措。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干部“亲临现场”“靠前指导”,不仅能够发现问题、掌握情况,而且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此,如何继续推动“干部下沉”常态化,持续发挥“干部下沉”行政治理方式的效能,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来推进“干部下沉”常态化,即“课题攻关”“组织动员”“程序规划”“成就分享”。

     

      “课题攻关”:为“干部下沉”常态化提供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中有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而每一个重大现实问题都应成为一项“课题”。例如,怎样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怎样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怎样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怎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构成了国家发展的时代性课题。为了解决这些重大现实问题,“干部下沉”常态化必须有的放矢,即具有针对性。可以说,善于发现和定位时代性课题,是“干部下沉”常态化的现实基础。比如,疫情期间,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妥善实施疫情防控政策,成为一项需要党员干部加以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一些领导干部下沉基层,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探索复工复产的有效措施,以保证经济健康运行。同时,领导干部下沉基层,能够深入了解疫情防控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不断挖掘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能够为“干部下沉”提供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比如,脱贫攻坚既是一个时代性课题,也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巩固取得的成绩、防止返贫的发生,都需要干部继续下沉。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地区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要具有问题意识,在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只有这样,“干部下沉”才能实现常态化。

      “课题攻关”是“干部下沉”常态化的现实基础。“干部下沉”就是领导干部把自己作为基层治理的直接领导者,在掌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把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因此,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基层进行调研,深入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不断探讨基层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说,“课题攻关”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先行条件,只有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发展情况,提炼需要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才能为“干部下沉”提供现实基础。

      领导干部应把基层社会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课题”加以研究。重点围绕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实现攻坚克难,提出工作的重点。总而言之,对于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应该推动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使领导干部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

     

      “组织动员”:为“干部下沉”常态化提供运行机制

      “干部下沉”常态化应该着力发挥党组织的力量。“干部下沉”是党组织动员实施的系统工程,而非个别领导干部主观臆断的决定。党组织应该在充分了解基层一线工作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和研判,进而组织动员广大领导干部下沉基层、指导工作。当前,个别领导干部对基层一线工作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进而导致政策不能充分落实。因此,“干部下沉”常态化需要发挥党组织的动员力,调动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领导干部只有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到一线、冲到基层,才能有效解决基层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说,“干部下沉”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实践锻炼,也是提升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仍然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动员力,领导干部要做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这也是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干部下沉”常态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而发挥党组织的动员力、组织力则是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的关键。党组织的动员力就是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基层工作热情,鼓励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是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此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动员力,需要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刻理解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重大意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组织应对“干部下沉”进行全方位统筹,把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工作中,把党中央的精神带入基层工作中,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探索,发挥“合力”;应为“干部下沉”提供明确的政治引领,鼓励党员干部把下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政治使命来对待;应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把“干部下沉”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之一。事实上,国家治理体系是否具有强大的治理效能,最终取决于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力和动员力,鼓励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付出、乐于奉献、不畏艰难,为“干部下沉”常态化提供高效运行机制。

     

      “程序规划”:为“干部下沉”常态化提供制度保障

      “干部下沉”常态化需要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可以说,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通过制度建设,可以把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用规则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对于“干部下沉”来说,就需要加强“程序规划”,即领导干部下沉要符合科学合理的程序,且程序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干部下沉”需要进行充分的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程序规划。要明确为什么下沉、怎样下沉、谁来下沉、何时下沉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同时加以充分论证,确保“干部下沉”具有明确的程序依据。作为国家治理方式的新举措,“干部下沉”在实践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干部下沉”的方式方法、“干部下沉”的职责分工、“干部下沉”的纪律要求、“干部下沉”的工作内容、“干部下沉”的管理培训等,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制度加以保障。“干部下沉”的方式方法需要结合工作的性质和特征加以确定,从而保障科学性和合理性;“干部下沉”的职责分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明确,从而确保下沉干部与基层干部合作顺畅;“干部下沉”需要制定严明的纪律要求,以铁的纪律、良好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干部下沉”需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清单,把工作细化到点上,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干部下沉”需要开展必要的培训工作,使下沉干部对基层工作有明确的认识。

      可以说,“程序规划”是制度建设的基础。任何一项工作的常态化都需要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干部下沉”常态化需要作出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应结合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加强制度优势、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角度出发,把“干部下沉”作为国家治理方式的新探索加以制度化保障。换句话说,“干部下沉”既要有微观的具体设计,又要有宏观的顶层设计;既要结合不同领域工作的特殊性,又要结合不同层次干部的差异化需求,综合制定相应的程序规划。总之,“干部下沉”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但需要固定的制度对其加以规范。因此,需要做好“干部下沉”的整体规划和局部规划、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基层规划和顶层规划,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保证“干部下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成就分享”:为“干部下沉”常态化提供精神动力

      “干部下沉”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显著成效,不仅证明了领导干部出色的工作能力,也能够增强领导干部的成就感、自信心。对于下沉干部来说,基层工作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提高其履职能力。因此,要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需要进行广泛的经验分享。当然,干部下沉到基层进行工作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对领导干部的考验。“干部下沉”常态化意味着领导干部需要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必须要具有乐观的精神以及担当的意识。

      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一大批领导干部下沉到基层,亲自指挥部署,获得了显著成绩。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对本地区本行业的脱贫致富进行了详细规划,从政策制定到前线指挥,从项目研判到行政管理,从经济治理到资源整合等各方面,建立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真正做到了“点对点”“手拉手”帮扶。一大批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下沉到街道、社区、村镇等各个防控部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抗疫,大大提升了防控效果,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下沉干部来说,成就的取得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有利于培养锻炼一批了解基层、热爱群众、善干能干的干部队伍;而成就的分享则有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从而使其在未来的基层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让下沉干部有盼头、有动力,激励机制要健全。对那些在下沉基层过程中勇于担当、积极奉献、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应纳入提拔重用的范畴,依法进行提拔、任命;应扩大评先选优范围,将优秀下沉干部纳入表彰范畴,进一步增强其荣誉感和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与荣誉感是对下沉干部工作的肯定,既能够为基层工作带来实质性的效果,也能够为干部下沉提供精神动力。此外,需要健全“干部下沉”的约束机制。对于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甚至玩忽职守的下沉干部,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严肃问责。应形成科学具体的奖惩机制,倒逼下沉干部保持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干部下沉”常态化是新时代国家治理方式的新探索、新举措。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广大领导干部应该继续发挥这一工作机制的治理效能,通过开展“课题攻关”、进行“组织动员”、确认“程序规划”、进行“成就分享”等方式,形成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长效机制。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