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发表时间:2021-07-30 来源:湖北日报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24日,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共同主办了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传承伟大精神 创造伟大事业”理论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展开深入研讨。本版现摘编刊发部分与会专家发言。

     

      深刻把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

      李捷 中国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的主题,是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中产生的。它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源自近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所遭受的民族劫难,源自无数仁人志士的英勇抗争与不懈求索。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为统领,将其贯穿于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第二个时期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在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第三个时期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第四个时期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九个必须”作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贯穿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和旗帜;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柱石;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环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胡德坤 原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敌后人民游击战争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光辉篇章。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通过抗战时期美、日两国观察家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知资料的整理研究可知,敌友双方战时的档案文献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大致是相同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抗战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抗战时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认知。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善于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用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接受和掌握,成为共同的行动指南。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树立的第一座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成为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

     

      坚持“两个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

      曹应旺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必须”,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系统,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在阐述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两个相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阐述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这分别从指导思想与方向道路上阐明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高度重视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着对“两个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守正创新。

      坚持“两个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坚持“两个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在新的征程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具有

      重要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祝活动的一个标志性政治宣誓和理论创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上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为全面学习、宣传、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一个前提和基础。在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问题时,如果不能明确回答精神谱系的源头是什么,这个研究就缺少一个前提和基础。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也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红色血脉,是每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形态的鲜亮底色。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对我们深化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至关重要。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对建党的贡献,为我们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先驱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遵循。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其必然性,但将这个必然性变成现实,则需要我们党的先驱者的探索和创造。学界关于党的先驱者的研究已有很大成就,但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高度来研究先驱者的成果还是不够的。伟大建党精神对我们深化中国共产党人先驱者群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号角。对我们党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孙熙国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中国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既使中国文化焕发了生机,又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的长河之中,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在于立足实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一切认识、思想都产生于实践。立足实践,对时代问题做出理论解答,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和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研究。要坚持以中国文化为载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利用好三种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把握住四个方面:既要向内看,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向外看,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要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要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欧阳军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改变中国的同时也改变了世界,在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为全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把世界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大而深远的事件。

      在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创造的减贫治理样本,为世界其他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为解决人类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证明: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极大地扩展了现代化的内涵。

      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维护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文明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丰富。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人们应当承认、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中国共产党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作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革命的

      成功密码

      王建华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凸显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密码。从价值理论方面来讲,它主要是一种信仰的力量;从工具理性方面来讲,它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我革命。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信仰共同体,而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延安时期,大批革命青年奔赴延安,将延安视为“东方莫斯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建党伟业、建国伟业,关键就在于我们党是一个信仰共同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事求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提出并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内团结是党的生命,是党自我革命的前提性条件。党的自我革命还体现了守正创新的革命原则,它是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重要原因。

      走过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一以贯之。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

      李佃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

      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一个具有优越性的好制度的自信,其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够容纳、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底色,集中体现在对“共同富裕”的诉求和追求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守的制度原则。作为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和制度原则,共同富裕的价值前提和价值内核之一便是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以及机会不平等问题注入了强大的制度性动力。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和机会不平等问题为前提来凸显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切实构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条尤为重要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追求,集中体现在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这既是一次反贫困的伟大战役,也是一次全面推进公平正义事业的伟大战役。我国脱贫攻坚战役的伟大胜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追求共同富裕、全面兑现公平正义价值承诺上迈出坚实步伐的重要标志。

      实践表明,在容纳、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根本无法比拟的制度优势。这种制度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让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枝繁叶茂、根深树长

      佘双好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追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和风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凝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革命资源的运用等都是一种唤醒方式,要使它处于积极主动的唤醒状态。

      伟大建党精神只有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中,才会成为永恒精神资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其他精神是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下形成的。要处理好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源与流、表与里、叶与根的关系。

      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有赖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勇于创造。创造既包括实践创造,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精神成果,也包括对新的精神成果的理论升华。不断挖掘和提炼新的精神成果,才能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枝繁叶茂、根深树长。

      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需要教育引导,讲好伟大建党精神故事是传承与弘扬的重要内容。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适合讲授的教育内容,在一代代人中口口相传。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