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历程、动力与路径
    发表时间:2023-09-27 来源:《探索》2023年第4期

    王威峰 张明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3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肩负伟大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在“两个大局”复杂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3]4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蕴含着党的领导和人民首创精神、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导和实践创造、文化传承创新与精神自立自强的良性互动。正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持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有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更好掌握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历史主动。

      

      1 研究回顾与问题提出

      精神力量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力量呈现和动力密码。学界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其精神力量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为赓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语境和丰富的理论参考。随着民族复兴进程的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梳理前期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当前研究视域较为宽阔。

      第一,围绕其主题和内涵展开研究。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研究涉及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的创新理论、历史主动精神和文化自信等多个主题。研究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5],同时,“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本”[6],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7],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必须锲而不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8]。学界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内涵的研究主要从要素构成和实践表征两个维度展开。从要素构成维度,认为“历史主动精神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具体内涵:一是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二是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三是清醒自觉的主动精神,四是未雨绸缪的预见精神,五是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9];从实践表征维度,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主体对自身使命任务意识觉醒的能动把握”[10]。

      第二,围绕其主体和发展历程展开研究。已有研究多将中国共产党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生成和发展的主体,并把这一精神力量置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予以审视和把握,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打造形成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的精神支撑”[11],熔铸和沉淀于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推进强国大业[12]的百年历程。

      第三,围绕其动力和路径展开研究。目前,学界一般将科学思想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以及优秀文化涵养等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生成动力,对生成动力的强化则成为赓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路径。也即,“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孕育于民族向心力、肇始于理论创新力、发展于实践牵引力”[13],赓续该精神力量需要“坚持党与人民相统一,在增强党的能动性与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性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14],同时“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武装全党”[15],还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文化强国建设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6]。

      综上所述,当前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生长点和研究空间。其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不断走向主动的动态过程。以静态的“精神状态”“精神品质”等对其进行界定,虽抓住了核心词汇“精神”,却淡化了其生成性、过程性,忽略了这一“主动”特性会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而愈发显著。其二,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生发和赓续的共同主体。当前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生成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具有现实必要性,但也要重视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的人民群众在该精神力量形成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两次强调历史主动精神,一次的主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另一次的主语则是“中国人民”。其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生成应以文化力量和物质力量积淀为基础和后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是孕育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沃土。同时也要看到,对精神力量的考察不能局限在“精神”“文化”“意识”“思想”等领域,而脱离物质生产实践,否则会犯马克思、恩格斯所批评的“意识形态家”的“以纯思想批判代替反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17]512的错误,即还要重视物质生产在精神力量赓续中的基础性地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拓宽研究视野,从过程论视角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历程,考察其内在原因,进而探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未来路径。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18]因此,要剖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就要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动态审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独特精神标识、创造的富有时代印记的实践成果。

      2.1 在民族觉醒中走向精神主动

      “觉醒”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由被动走向主动的显著标识,“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477。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强大主动精神的民族,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的精神曾经一度处在‘被动’的状态”[19]。1840年鸦片战争后,曾在人类历史上创造辉煌文明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从此陷入落后挨打境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仁人志士怀揣救亡图存梦想,踏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抗争之路,但他们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相继失败,辛亥革命也未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中国人民在精神上逐步陷入被动。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序幕,全国人民受到广泛动员,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汇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之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逐步从精神被动走向精神主动,民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探索就有了科学思想武器;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探索就有了强大主心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扫除精神上的萎靡与沉沦,在不懈抗争和英勇奋斗中,中华民族开始脱离被动挨打的悲惨命运。

      2.2 在民族独立中熔铸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精神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立新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践写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续推进,其中内嵌的精神力量及其主动性也不断增强。围绕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道路,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科学思想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深入汲取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逐步克服了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的教条主义错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日趋突显,毛泽东立足革命形势发展变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出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指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逐步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因事而谋、随势而动,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3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锤炼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精神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实践写照。这一时期,国内主要矛盾经历了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的演变。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使中国人民继在政治上彻底摆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之后,逐步在精神上彻底摆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全面走向主动,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指导思想上逐步完成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转变,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成果,如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一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重要原则,提出“两个务必”这一党的建设重要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国际交往重要理念,明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开展科学文化工作的重要遵循等,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

      2.4 在深化改革中培育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精神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实践写照。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飞跃。在科学思想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主动把握历史大势,冲破封闭僵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创造性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的有机统一,为破解“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不可兼得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创造性地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创造性地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提出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通过制度保障和政策引领,鼓励有条件的群体和地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发挥其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逐步缩小贫富差距,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共富。进而,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中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2.5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弘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精神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实践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战略谋划和深邃思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飞跃。在科学思想理论指引下,中国以更加坚定、自信、从容的精神状态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上了一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4],走上了一条文化强国建设之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要求引领和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锻造世界一流军队,走上了一条新时代强军之路;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厉惩治腐败,走上了一条伟大自我革命之路。由此,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牢牢掌握了国家发展的战略主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根本动力

      追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百年历程可知,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的生成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国、本民族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物质力量、文化力量等都是其精神力量生成的“源”和“本”。

      3.1 日益增强的民族凝聚力

      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重要主体。“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20],孕育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分”与“和”交替循环,但天下“定于一”的“大一统”始终是中国人民的深层精神追求,并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最终走向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但在腐朽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殖民入侵下,近现代中国呈现出“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的悲惨图景。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有了团结奋斗的主心骨,逐步从精神被动走向精神主动,并迸发出愈发强大的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并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积淀与提升的过程。随着近现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开展和成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日益坚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努力克服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中的重重磨难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更加强大,“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3]的精神状态更加高昂,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3.2 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引力

      坚持理论创新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基本经验。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引。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1]87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闪耀真理光辉的科学理论指引。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22]1516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3]16这些重要论述共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民族精神塑造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深刻揭示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性理论,是指引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革命性理论,是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积极改造世界的实践性理论,是站在人民立场谋求全人类解放的人民性理论,还是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方法的开放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造就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在这一蕴含强大主动精神的思想理论指引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并以此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断解决历史课题中把握历史大势,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掌握历史主动,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征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23],“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2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3.3 始终坚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核心领导力量。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构件。“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历史”[24],中国文化滋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是以富含主动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型政党。在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推动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领域建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也在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得以熔铸和升华。

      中国共产党的主动精神既表现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中,也表现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既表现在伟大建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也表现在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拼搏奋斗中。有了这样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强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投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抗疫情、战风险、谋改革、促发展,充分彰显和锻造了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也在该精神的推动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自信自觉,深入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大大彰显,党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大大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筑牢了组织保障。

      3.4 不断积淀的文化力量

      不断积淀的文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提供了不竭力量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5]。

      孕育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厚植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酝酿着国家厚重的文化软实力,也彰显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在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构筑革命文化,其中所贯穿的革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直接动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提供了价值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涵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持续提升着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近年来,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和全球发展大势,中国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持续发力,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持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世界难题破解和国际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际话语权得以持续提升。中华文明力量的增强和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不仅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文明造福人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推动力”[26],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以更加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更加宽广的世界胸襟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3.5 持续发展的物质力量

      经济实力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基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可以说,物质生产决定精神力量生成和发展。习近平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28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逐步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9元”[27];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总量在“2010年达到412119亿元”[27],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3]8,“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3]11。物质技术基础既是经济硬实力的直接指标,也是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依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日益坚定。可以说,中国经济硬实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生成、凝聚的过程,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自信昂扬的进取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投身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

      

      4 持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现实路径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28]中国人民传承创新中华文明、赓续民族精神力量的历程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科学处理理论指引与实践创造、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作用发挥、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国内全局和世界变局等的关系中焕发出愈发主动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中,需要继续处理好以上重要关系,进一步激活精神力量的生成动力,持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

      4.1 在推进“两个结合”和践行“两个答案”中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思想旗帜和领导力量,推进“两个结合”、践行“两个答案”有利于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筑牢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第一,在深化“两个结合”中掌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理论主动。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现实中仍存在马克思主义失语、失踪、失声的现象,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功用,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深化“两个结合”,是以理论掌握群众、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最有力的体现,深化“两个结合”,需要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群众头脑,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相贯通,将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现实中国的崭新气象相融合,提升人民群众用新思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更好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进一步推动形成“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29]534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在践行“两个答案”中掌握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政治主动。习近平指出:“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30]掌握政治主动是化解“四大危险”、应对“四大挑战”、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将自我革命置于民主监督之下,培养全党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自觉。以党章为根本指针,把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在自我革命中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在推动“两个结合”与践行“两个答案”的深度互动中,掌握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战略主动。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入推动“两个结合”,先后探索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中国共产党坚定践行“两个答案”,保证了自身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旺盛生机活力投入“两个结合”之中。新时代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治国理政智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把中国共产党打造成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筑牢文化根基和组织保障。

      4.2 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文化土壤,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有利于厚植这一土壤。“人民文化需求”和“人民精神力量”是衡量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上协同发力。

      第一,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抓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基点。当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样,但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佛系”“躺平”倾向和现象也愈发严重,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民众文化活动痕迹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在对民众文化生活精准“画像”中科学把握大众文化需求。在科学把握大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国家发展和个人文化需求的价值交汇点、利益结合点、精神契合点和情感共鸣点,抓好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目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精神力量的赓续离不开文明继承和文化弘扬,“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8]。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文化传承弘扬中推动人民文化需求向人民精神力量转化,持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程度是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由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人民文化需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中国共产党崇高理想信念引领人民文化需求,用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感召人民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格涵养人民文化需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引导人民群众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4.3 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积淀物质文明

      习近平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28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一,在发展为了人民中谋划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实现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引领,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价值内核的科学思想理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31]。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相互作用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需要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站稳人民立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更好应对复杂形势影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科学谋划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统筹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生态等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在发展依靠人民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新发展理念是解决中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一经掌握群众”并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就会创造出丰富实践成果,转化成强大物质力量。由此,需要坚持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相统一,在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教育和引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彰显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应通过加强跨地区协同,畅通经济、产业、市场和社会等方面的循环,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关系,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应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在坚持创新驱动和提升供给质量中,满足人民需要,创造人民新需求。由此,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物质基础。

      4.4 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提升国际影响力

      发展自身、造福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战略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塑造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利于落实这一战略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开创的崭新人类文明形态,其丰富和发展能够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第一,在自立自强中持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合乎中国人民意愿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创造的,丰富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未来发展也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将全国人民的力量充分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才能有效应对发展中的风险和挑战,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二,在开放合作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中国人民是善于学习的人民,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历史,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形成了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理念、文化符号,如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新时代,中国需要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投入世界现代化进程。具言之,以合作共赢对抗去全球化逆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友好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为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以文明交流互鉴消解意识形态偏见,加强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互动,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扫除中国为世界发展担当作为中的意识形态障碍;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世界发展难题,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世界共同应对现实难题。由此,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彰显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隐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点基本认识。第一,从话语和思想理论的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意识形态斗争形势确立工作重点。在诸种隐喻中,我们既能够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有意识地进行话语创新,赋予话语以弹性和活力。第二,从话语和现实的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既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又能够进行广泛有效的动员。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还是“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其中都既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第三,从话语和时代精神的关系来看,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话语,新的话语也在预示新的现实。无论是在人类政治生活的演进还是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意识形态话语变迁中,我们总能看到,特定的时代精神会反映在那个时代的主导性话语方式上,因此,隐喻可以作为观察历史的指示器。同时,从近年来新的隐喻中也能够预判意识形态话语的走向,随着“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重要性的日益提升,与之相关的话语修辞也将逐步涌现出来。

      

      5 结语

      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既是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紧迫的实践课题,特别是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愈发需要提升文化自觉自信,科学把握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主体既包括中国共产党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在新征程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需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持续走向主动的动态过程,推动其走向更为主动,需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奋斗。第三,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概言之,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需要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以文化之光铸时代之魂,以文化之风扬强国之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正确的精神引领。

     

      (作者:王威峰博士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南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海博士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