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好书
    名家对谈:让文学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发表时间:2023-06-09 来源:南方网

      6月8日,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行“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

      论坛上,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南帆,海南省文联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韩少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湖南省作协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进行座谈对话,对话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何向阳主持。

      对谈嘉宾就“如火如荼的文学发展及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怎样发挥更大的作用”,分享了观点。

     

      南帆: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需要呼应当下的时代

      南帆认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文学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古往今来出现的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形成了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还在起作用。”

      南帆以中国人对月亮的感受为例,解释中国有李白、苏轼这样的描写月亮的高手,所以文学中对月亮的描写要比其他国家民族丰富得多。“我们作为在中国文学熏陶成长起来的人,对于月亮有特别丰富的感受,这就是中国文学给我们带来的特殊文化财富,已经积淀到每个人独特的生活感受中。”

      南帆表示,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这个连续性包括思想观念,也包括着审美观念,这种连续性对传统文化来讲,又在不断发展,又在不断改变。他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通常都需要呼应当下的时代,时代赋予文学特殊的表现形态,赋予它主题,它既是连续性的,又在不断地改变。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个改变对于非常有创新性的民族说来,会朝着特别好的方向改变。

     

      韩少功:创作面临新问题和新情况,文学创作者“要有一点警惕性”

      韩少功提出,当代作家创作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作家群体甚至出现同质化问题——越来越都市化、高学历化、中产化,广大作家如果不扎根生活,就会出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问题,体验的资源不是增多,而是趋于减弱。面对人工智能等科技革新带来的新情况,韩少功提醒文学创作者“要有一点警惕性”。

      韩少功认为,有大志向的作家应该思考在哪些方面补救,在哪些方面奋斗,在哪些地方争取脱困,从而走出创作的危机。“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诗歌、音乐、美术‘野蛮上门’的速度很快,而且立等可取,与人类创作展开了竞争。”

     

      毕飞宇:一本书让南京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文学之都”

      2019年10月,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学之都。毕飞宇表示,不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否将“世界文学之都”称号给予南京,南京依然是文学之都,“因为在南京曾出现过一部《昭明文选》,除却子、史、经之外,其他符合美学标准的作品都被收录进来。”

      毕飞宇表示,每当谈及《昭明文选》,南京人都很自豪。《昭明文选》关键在于“选”,选是尺度,在6世纪的时候,通过建立起来的美学标准,将中国文学中众多的诗文筛选出来,集合成书。“这本书出来以后,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后人如何写诗、如何作文提供了美学标准,且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

     

      王跃文:写作本质上是对文化的一种呈现与传承

      在论坛上,王跃文就主持人提到的“湘文化与个体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享。他谈到,自己所理解的小说是——不论它写什么事,写什么人,都是写中国的事,中国的人。“其实,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在我的意识中要写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人’,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呈现。通过文学手法,把生活、故事、人,艺术地表达出来,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呈现与传承。”

      王跃文表示,中国的美学经验用于表达中国故事、写中国人应该是最有效的。他认为,这也是大家的共识,中国有独特的美学经验,拥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生活在这一块文化版图上。“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跟万事万物建立了稳定的情感关系、也形成了稳定的审美习惯,我觉得这些作为中华美学和中国文学的经验,用于表达中国故事应该是非常有效的。”(作者:周存)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