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好书
    因为一片戈壁,采油工与文学结缘
    发表时间:2024-04-07 来源:新疆日报

      “采油工置身戈壁荒漠,常与烈日、风沙、白雪为伴,但这片戈壁给了我朴实的情感,给了我一种生活和文学的衔接。”90后写作者李琸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久前,由她创作的散文《我有一片戈壁》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刊登,引发读者关注。

      《我有一片戈壁》创作灵感源于李琸刚刚进入采油一线时的工作经历。“那时,我跟着师傅来到戈壁滩,四下望去一片荒凉,和文中表达的一样,我当时问自己,真的要在这儿待上一辈子吗?工作久了,对油区、对‘磕头机’、对师傅们愈发了解,他们虽然长期在荒凉的地方工作,但却拥有非常丰富的内心情感。”

      谈及与写作结缘,李琸的回答带着些童真诗意:“幼时,我在堂屋迷迷糊糊地睡觉,门突然开了,一束光从门口照进来,尘埃在那束光里飘来飘去。我伸出手,让光躺在自己的胳膊上。那时感到自己只要侧身而入,即可见到另外一片光景。这片光景就是我后来用一个个文字所呈现出来的文学之境。从这个角度说,写作和我的缘分发生得很早,只是我当时没有找到文字这种方式。”

      2014年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返青》的创作时,李琸还在读大学,她趴在宿舍床头的小桌子上,在暖色调的灯光中一次次修改完成了这篇小说的雏形。“《返青》虽然只有10万字出头,可是它占据了我20岁到30岁的那段最美青春。小说最开始,主要是写我母亲的故事,结尾很美好,母女俩在一片茄子地的紫红色霞光里握手言和。”李琸说,这本书本质上是自己对童年记忆的“重绘”。

      后来,李琸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石油工人,业余时间写作,这让她在戈壁上拥有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最初有关石油题材的写作,是我担任基层通讯员时,采访采油班里的工人。那时我特别羞涩,都是通过发微信或者发信息采访,后来熟悉了,每天下班,我就和他们一起蹲在大门口边等班车边聊天,这些都成为我日后的写作素材。”

      和大学时期注重自我情感表达的写作方式不同,李琸认为,文学创作必须要有生活基础,将笔触真正抵达“石油人”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由此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充满生命的温度,“我的第一读者就是我的师傅们,他们看完会纠正文中很多专业术语,包括操作流程不规范、工具型号用错等问题。”

      《我有一片戈壁》中的志平是李琸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师傅之一,也是“师傅们”这个群像的代表。他常常感叹:“自己人如其名,此生平平。”李琸说,文中师傅拉刹车没拉住的时候说“自己是不是和‘磕头机’一样老了”,每每想起这句话,她都忍不住落泪,“油田上他们这个年龄的男工人大多是18岁左右开始工作,一直干到60岁退休,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和‘磕头机’相伴大半辈子的人生。”

      李琸生活的克拉玛依市是一座移民城市。在她看来,有些人认为它历史短,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在石油人心中,先有上百万年的地质变迁,才有了石油,也有了石油工人的故事。有时,李琸会一个人跑到医院,拿出克拉玛依市的老照片和坐在候诊区的老人们聊天,“老石油人的故事很多,他们回忆起人生里挖过的一条条管沟、栽下的一棵棵树,说出来的全是文学性的语言,这些都是很好的创作素材。”

      近年来,李琸的作品陆续在《钟山》《西部》《西湖》等杂志发表。李琸认为,好的文学作品要写进人们的心坎里,赋予他们生存、生活的力量,“我庆幸的是,我本身就是一名采油工,我在书写他们,而我就是他们。”

      如今,李琸以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历史为背景而创作的长篇小说《蜃城》正在修改中,它讲述了“父辈”的故事,“我的爷爷和父亲很早就来到克拉玛依工作,而我在家乡长大,以前对这片父辈们付出一生的地方没有太多认知,只知道爷爷从事教育工作,爸爸干过采油工、清洁工、环卫工。直到我来到这里读书和工作,实现了一种寻找和抵达,才知道了他们工作的更多细节。”李琸说,目前,她正在从事“新疆油田文化探源”的相关工作,在找寻石油人故事的过程中,她将创作更多前线工人和科研工作者的故事。(作者:刘萌萌)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