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杂志
    江苏省盐城市: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精神力量
    发表时间:2021-08-04 来源:《党建》杂志

    吴晓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江苏省盐城市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是锻铸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中心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坚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做到党史学习教育与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贯通融合,充分彰显百年大党薪火相传、波澜壮阔的精神力量。

      感悟思想伟力。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进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明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我们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一是以上率下作示范。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原原本本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蕴含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九个必须”等重大理论创新点,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领导干部带头畅谈思想认识,引领基层党员学深悟透,学习热潮不断升温。二是深学细悟见真章。围绕“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研究阐释、宣传宣讲,结合回顾党一百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通过专题读书班、“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着力在深学细悟上用真心、下真功,在吃透精神上见真章、悟真谛。三是融会贯通谋发展。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理解总书记赋予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立足“长三角”去审视谋划盐城文化高质量发展。与“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结合起来,认真谋划盐城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力求发展思路举措更符合中央精神,更契合盐城实际,更顺应人民意愿。

      坚定理想信念。注重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原著+现场”学。坚持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举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暨专题读书班,邀请专家教授对4本必读书目逐一进行解读辅导。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重点深学一本书,开展集中学习10次,并在新四军纪念馆召开了现场学习会。二是“线上+线下”学。打造20余个党史学习教育“线上云课堂”和400余个“线下实境课堂”,建立“口袋式”党史学习新模式,组织系列化“党史学习沙龙”“研讨班”等。建立“流动党员接待站”帮助流动党员集中学习的做法被省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开展128个烈士命名镇村党组织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党史“第一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先烈精神、赓续精神血脉。三是“课堂+宣讲”学。针对青少年群体打造主题班会、专题思政课、党史大讲堂等精品课堂,带领中小学生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基层”万场宣讲活动,实现宣讲覆盖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市、县两级宣讲团开展党史专题宣讲1.2万场次,受众达700余万人。

      办好为民实事。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实行收集诉求、分级办理、分类推送、定时督办、评估反馈工作闭环,为群众办难事、办真事、办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领导领办。开展领导干部“基层大走访”活动,采取驻点调研、挂钩联系等方式开展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目前向基层收集意见建议1325条,解决问题352个,实施办实事项目2902个。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扩大)领办“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19个,形成项目清单、交办清单“两个清单”,逐个解决、逐条销号。二是部门联办。全省首推“一哨联办”新机制办实办好民生实事,即一个街道“吹哨”组织,一个部门牵头办理,多个市直(派驻区机构)、区直部门配合的工作模式。街道“吹哨”后,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报到”响应,与街道密切协作,确保问题解决到位。目前,被列入“吹哨”事项“一级分类”的共有8个类别,包括违规搭建、不动产权证办理、环境保护等。三是靶向督办。建立实事项目“领办制”和“周报制”,每周上报新增收集问题和新增具体实事项目,报告“我为群众办实事”进展情况,促进实事项目高质高效落实。发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作用,抓好实事项目推进过程评价、跟踪问效,督促问题解决,总结推广经验,真正把实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

      做实发展答卷。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贯通融合,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满怀信心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创造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一是发展路径创特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对革命老区的期望要求贯彻落实好,锚定“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标准,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建设全域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的新路”上走在前列。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农业经济总量超千亿元的地级市,盐城以仅占全国0.18%的土地、0.64%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1.1%的粮食、1.7%的蔬菜和2.92%的蛋类。二是开放沿海争示范。学习弘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定不移开放沿海、接轨上海,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化中日韩合作上体现担当,在“打造东北亚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双向互动的样板”中争做示范。目前,盐城拥有五个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中韩产业园三个地方合作城市之一,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共建园区达15个。三是绿色发展当表率。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持之以恒建设千里海堤防护林带,不断放大“世遗”效应,在“树立绿色协调和共享发展的典范”上争当表率。一批央企全面参与盐城新能源开发,2021年1月至6月盐城空气综合指数3.40,位居江苏省第一。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网站编辑:王 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