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杂志
    百年先锋
    发表时间:2022-01-12 来源:《党建》杂志

      叶欣:“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 孙迪

     

     

      口罩、体温计、隔离区、冷清的街道、空荡的地铁……当我们回忆起2003年的春天时,这一切占据了醒目的位置。在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个个不顾个人安危、与死神殊死搏斗抢救病患的医护人员,叶欣就是其中之一。

      叶欣,1956年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她考入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毕业后留院工作。1996年,叶欣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

      叶欣对医护工作始终怀着一腔热爱,她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工作,抢着干急活重活。因业务能力突出,1984年,叶欣成为广东省中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在分秒必争的急诊科一干就是19年。在工作中,叶欣身先士卒,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无论是现场急救性命垂危的跳楼病患,还是护理艾滋病患者,抑或是冒死抢救“非典”患者,她都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在叶欣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写成的,记载着她救死扶伤的足迹,凝聚着她对护士职业的热爱与追求。

      2003年春节前后,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似“非典”的病人。随着患者人数剧增,急诊科的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叶欣从那时起便开始连续加班。忙的时候,她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只是对接电话的护士说:“告诉他,我在班上,没事。”

      “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的这句话让同事们为之动容。她与当时的急诊科主任张忠德一起尽力包揽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等工作,有时甚至毫不留情地把同事关在门外,以减少他们的感染机会。

      3月4日,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接受隔离治疗。前期,叶欣还能打电话,她每天都联系急诊科,叫大家记得吃预防药,叮嘱和她接触过的同事注意体检,询问患者的护理情况,提醒护士给各床患者记录尿量、翻身、拍背……不久,叶欣病情恶化,被转入ICU病房。为了减少与同事的接触,她坚持自己给自己补液。当叶欣病重至说不出话时,她用笔吃力地写下:“不要靠近我,会传染。”同事们看着字条,无不泪目。在ICU病房里,她与病友靠着短信和纸条互相勉励,坚持与病魔斗争。3月11日,叶欣写下最后一张纸条:“我实在顶不住,要上呼吸机了。”

      3月25日1时30分,叶欣永远地离开了她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年仅47岁。按照她的心愿,医院为叶欣穿上一套护士服,送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叶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03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授予叶欣南丁格尔奖。为弘扬叶欣“大医精诚”的精神,广东省中医院把3月25日确立为“叶欣纪念日”。“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正是医者叶欣一生的写照。●(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王伟:铁血忠魂的海空卫士

      □ 武淳

     

     

      “呼叫81192,王伟同志,请你返航……”“81192”,是原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中队长王伟生前所驾驶的歼—8Ⅱ战机的编号。2001年4月1日,王伟在执行对美军电子侦察机跟踪监视飞行任务时,为保卫祖国领空,遭美机撞机被迫跳伞坠海,壮烈牺牲,年仅33岁。

      王伟,1968年4月生,浙江湖州人,一级飞行员。十几岁时,王伟就树立了报国从戎的理想。1986年6月,他如愿成为一名军校飞行学员。因在校期间表现优异,198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1年,王伟从航校毕业,主动要求到海军部队工作,选择去海南守卫祖国的南大门。

      到部队后,王伟努力学习高科技知识,刻苦钻研飞行技术,用行动践行着“让理想在飞行岗位上闪光”的誓言。他整理的训练笔记,常被打印成册,成为战友们的学习教材。他在全团率先将飞行理论和战术理论知识通过计算机编程,转化成形象逼真的图形,以增强学习效果。一本《国际航空飞行规定》被他翻阅得卷起了毛边,里面的重要条款,他都烂熟于心。

      王伟牢记使命,贴近实战,部队每次改装新机种,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试飞。有人劝他:“一旦改装,又是从零开始,你又成了一名新飞行员。凭你这样的飞行技术,在别的部队早就干上大队长了。”王伟却不为所动。短短几年间,凭着对飞行事业的忠诚,王伟熟练掌握了驾驶3种新型战机的过硬本领。

      地面苦练,空中精飞,锻造了王伟矫健的“翅膀”。在15年的飞行生涯中,他安全飞行1152小时6分钟,起飞2000余架次,从未发生过“错、忘、漏”现象和事故征候,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第一”,成为一名守卫祖国南大门的海天骄子。

      2001年3月31日晚6时30分,王伟从飞行中队给妻子阮国琴打电话说:“队里人手紧张,我替别人顶班,今晚就不回家了。”阮国琴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夫妻的最后诀别。

      4月1日8时36分,一阵急促的战斗警报声骤然响起,担负战斗值班任务的王伟和飞行员赵宇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战机。上升高度、调整航向、空中编队,而后全速向目标飞去……

      几分钟后,王伟和赵宇发现左前方有一架大型飞机。他们向目标接近,很快判明这是一架正向我海南岛三亚外海抵近的美国EP—3型军用侦察机。王伟、赵宇迅速调整航向,驾驶“战鹰”与美机同向同速飞行。飞行一段时间后,突然,美机大动作转向,向王伟的飞机撞压过来!美机左机翼外侧螺旋桨将王伟驾驶的飞机垂直尾翼打成碎片,王伟的战机呈右滚下俯状坠落。此时,从翻滚坠落的飞机上传来了王伟镇定的报告声:“飞机控制失灵。”赵宇随即大声命令:“跳伞!”然而,王伟再也没有回答。

      王伟的战机悲壮地扑向大海,激起冲天巨浪,一只降落伞缓缓下落,在南中国海上空盘旋、盘旋……

      王伟落海后,军队及地方有关单位和人民群众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4月14日,根据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判断,王伟已无生还可能,不得不确认他光荣牺牲,魂归大海。

      王伟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并被海军党委批准为革命烈士。●

     

    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

    □ 沈鹤

     

     

      李向群,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中共党员。在1998年长江流域的抗洪抢险中,他顽强拼搏,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是全军挂像英模之一。

      1978年9月,李向群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小康之家。他从小就向往军营,立志长大后要去参军。1996年12月,李向群离开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原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9连参军入伍。

      在部队里,李向群训练异常刻苦,只用两个月时间就从新兵考核成绩不及格进步到全优;一年之后,便登上了团里的军事训练标兵榜。他还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参军不到两年,就写下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与此同时,他艰苦朴素,每月生活开支不到10元钱,并把节省下来的津贴和从家中带来的钱,捐给生活困难的战友和群众。1998年8月14日,李向群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8年夏,回家探亲的李向群从电视里看到关于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新闻,立即终止休假赶回驻守在广西桂林的部队,次日即随部队奔赴湖北省参加抗洪抢险。8月10日凌晨,他和战友巡查大堤时,发现了一处直径长达31厘米的管涌。见状,他马上扛起沙袋,任凭喷涌的泥沙冲向自己、卵石砸伤手臂,硬是用身体紧紧压住沙袋,直到增援部队赶来。13日,长江第五次洪峰来袭,荆州幸福闸出现大面积散浸,李向群不顾湍急的水流,又一次抱着6包沙袋沉入水中探寻闸口漏洞……

      由于抗洪任务繁重艰巨,在此期间,李向群始终战斗在抗洪一线,即便身体已经出现不适,也不肯离开。8月17日下午,连续抗洪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的李向群突然晕倒,体温高达40℃。19日,正在输液的他听到部队紧急集合的哨音,立即拔掉输液管重返岗位,由于身体尚未恢复,在扛了数十包沙袋后他再次晕倒。21日一早,李向群从病床上爬起来,趁指导员不注意,继续加入了抗洪队伍。装填沙土、运送沙袋……10时左右,他又一次踉跄着栽倒在大堤上。苏醒过来的他不顾大家劝阻,重回大堤,在坚持扛了20多包沙袋后,倒在大堤上,口吐鲜血,昏了过去。

      李向群被送往医院后,刚半醒时便吃力地说:“不要让我住院,我要上大堤……”由于极度劳累,李向群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积出血,最终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李向群牺牲后,他的父亲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留下来替儿子抗洪,他的母亲也来到部队为官兵们洗衣缝被、洗菜煮饭,夫妇俩替儿子交上了最后一笔党费,还把收到的2万元慰问金全部捐给了灾区。

      那一年,一首《李向群之歌》开始传唱,唱出了人们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你把心血和精力用到了极限,你把刚烈和忠诚用到了极限,你把青春和热血用到了极限,由此,完成了一个士兵最后的冲刺……”●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

    模范指挥员

    □ 石慧

     

     

      1999年10月1日,一场世纪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的受阅方阵缓缓驶过天安门,在前方的指挥车里,一位军官举起右手行着庄严的军礼,他叫杨业功——此次大阅兵第二炮兵受阅方队的大队长。

      杨业功,湖北应城人,1945年2月出生,1963年8月入伍,1966年2月入党,生前系原第二炮兵副参谋长。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军委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后,杨业功担负起筹建我军历史上第一支新型导弹部队的重任。这项任务十分艰巨:没有阵地、缺少装备、人才不足;全新的部队、全新的装备需要全新的建设思路、训练模式;新型导弹还在研制中,但导弹旅的组建和训练任务却必须赶在导弹研制成功前完成……

      杨业功从基地挑选了11名骨干组成集训队,为节省经费,他把地方废弃的厂房车间作为部队的营房。在专业训练的同时,队员们修道路、整地坪、筑围墙,用双手搭建了大本营。在杨业功的带领下,队伍不断壮大。当时,新型导弹还未研制成功,集训队没有教材大纲,于是杨业功带着集训队员们跑遍全国各地的导弹生产厂家和科研所,挨家挨户请教学习。在此基础上,他们编出了一套专业教程。部队筹建当年,杨业功带领部队成功发射了二炮历史上第一枚某新型导弹。

      “上马仗剑、下马读书”是杨业功一生的真实写照。对于学习,杨业功有自己的理解:“学习不是为了做官,但做官必须学习。”他自觉把学习当作第一需要,长期坚持每天学习。2002年,57岁的杨业功报考了军事科学院在职研究生,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学习任务一项不落,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重病在身的他仍以惊人的毅力修完全部课程,躺在病床上完成了毕业论文。

      杨业功一生坚守的两个阵地,一个是为国仗剑的导弹阵地,一个是清正廉洁的气节阵地。当旅长时,他写下“携礼莫入”挂在门楣上,挡了送礼者的脚步;当上将军,有人找他谋求“关照”,被当面怒斥“有能力不用找,没有能力找也没有用”;当了司令员,每年经手上亿元的经费,他坚持把“每个铜板”花在练兵打仗上。“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杨业功擅长以诗言志,他亲自填词的这首《公仆铭》,不仅是他为官的心得,也是他为官的真实写照。

      2004年4月,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杨业功,躺在病床上对妻子杨玉珍说:“你现在就回去,把我的车交了……”。6月9日,已经病危的杨业功给时任某导弹旅旅长的陈楚华打电话,叮嘱他一定要把工作做细致。弥留之际,他呓语不断,妻子杨玉珍以为他要交代后事,然而听到的却是“稍息、立正”“一二一……出发……”。

      2005年,中央军委追授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2006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将杨业功列为全军挂像英模,其画像与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一起悬挂在全军连级单位。●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网站编辑:张 璋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