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杂志
    敦煌:丝路明珠放光芒,传承发展谱新篇
    发表时间:2024-03-05 来源:2024年第3期《党建》杂志

    敦煌研究院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丝路重镇敦煌,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湾清泉、一颗明珠,照鉴过去,也照耀未来。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就来到敦煌莫高窟,探寻古丝绸之路的奥秘。

      “心向往之”的背后,是至为深邃的思考。在考察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莫高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等情况。

      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关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明互鉴的意见建议,仔细询问游客数量及自然灾害的影响,指出:“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深刻道出了敦煌何以来、何以美、何以重要的深厚底蕴。

      

    何以敦大煌盛也

      汉唐时代,敦煌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史称“华戎所交一都会”。自汉代以来,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并在这里生根和发展。随着丝绸之路持续繁荣,敦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来自中亚、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商贾、使节、僧侣等云集敦煌,或经敦煌到达长安。而中原各地人士也源源不断来到敦煌,或深入西域。商业与文化的来往与交流促进了敦煌文化的兴盛。

      当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时,敦煌较早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敦煌地区成为佛教繁荣之地,从公元366年起,莫高窟便开始了营建,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一千多年间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多元文化在敦煌和谐共生、碰撞交融,在石窟中留下历史的印记。敦煌艺术的丰富特征,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历史规律。

      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回顾敦煌文化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敦煌文化在兼收并蓄和交流互鉴中并没有被“胡化”、被“西化”,反而使我们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更加厚实、更加宏大。

      

    泱泱盛世获重生

      在敦煌研究院藏经洞陈列馆的石碑上,镌刻着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的慨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1900年,一个偶然的发现,使敦煌这个西北边陲小镇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偶然间发现了一个藏经洞,里面封存着七万多件珍贵文物。腐朽的清廷、动荡的年代、洋人的掠夺……大量敦煌文物流失到英、法、俄等国,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可是,这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是一段伤心史。

      尽管如此,中国学者们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通过到国外翻拍、抄录等方式,把敦煌文献内容带回国内,开始了敦煌学的研究。同时,以常书鸿为代表的优秀学子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回到祖国探索敦煌艺术的真谛。

      从1944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再到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可谓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敦煌学研究也迎来了新生。在时任院长段文杰的努力下,敦煌研究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敦煌研究》学术期刊于1983年正式创刊;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于1987年在莫高窟举办……敦煌学研究的中心彻底回归祖国。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面对新问题,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不断“解题”“破题”。为了让敦煌莫高窟能够永久保存下去,樊锦诗提出“数字敦煌”构想,用数字科技手段将文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此后几十年,敦煌研究院加快了敦煌石窟数字化的进程,如今已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为了从人类文化遗产这个角度来管理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和开放,2002年由樊锦诗牵头起草并推动在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为国内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树立了典范。为了既能保护好文物,又能让游客更好地观看、体验,樊锦诗提出将数字化资料制作成影片供游客欣赏。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于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了莫高窟新的参观模式,有效破解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一度不可调和的矛盾。

      勇担时代使命,一代代杰出的敦煌人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开放的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使饱经风霜的敦煌得以重获新生。

      

    感恩奋进开新局

      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精神血脉的象征,既需要薪火相传、接续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为敦煌研究院做好新时代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

      感恩奋进,笃行实干。自此,敦煌研究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敦煌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关口,积聚着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敦煌研究院加强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建成国内首个石窟寺监测预警省级平台,实现院属六处石窟监测信息共享,不断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

      2020年,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由敦煌研究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实验室主要由夏季仓、冬季仓、风雨仓等构成,可模拟零下30摄氏度到零上60摄氏度的温度、10%—90%的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太阳照射等一年四季的各种气候条件,有效促进了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研究。

      敦煌学的研究也在大踏步前进。敦煌研究院不断拓展敦煌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文献研究、敦煌艺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敦煌石窟图像专题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出版的学术专著达40余部。于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国内最早的敦煌学专业学术期刊《敦煌研究》已出版超过200期,成为国际敦煌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和学术载体,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敦煌论坛、《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发现敦煌》……敦煌研究院集聚综合优势,推动敦煌文化研究向深向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敦煌研究院在传播弘扬敦煌文化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尝试。根据游客参观模式,推出了莫高窟虚拟体验“飞天专线”和“敦煌建筑专线”,升级改造了数字展示中心影院;拍摄的《国家宝藏》《考古公开课》《开讲啦》等节目收获好评,“数字敦煌展——丝绸之路上的敦煌”、“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等各类展览在国内外举办,开发的“云游敦煌”“数字供养人”等10余个小程序获得广大网友的持续关注,“指尖上的敦煌——九色鹿纸影绘本”教育推广体验项目荣获2022“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薪火相传向未来

      2024年1月,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樊再轩入围。

      自1981年到莫高窟从事壁画修复工作,樊再轩在40多年的时间里只做了一件事:让莫高窟的各类病害壁画能够再放光彩。很多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壁画医生”,他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讲述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莫高精神忠实传人中的一员。

      习近平总书记热情褒扬这种精神,并号召大家不断传承发扬,将其具体体现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事业的方方面面。

      源于“坚守大漠、甘于奉献”,敦煌学研究取得新成果。2019年,《敦煌艺术大辞典》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诠释敦煌艺术相关内容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工具书,是敦煌艺术的百科全书。2024年,《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报告》正式出版,连同此前出版的第一卷,是目前石窟文物极为全面详尽的考古报告,在石窟考古领域具有引领作用。

      源于“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敦煌文物数字化工程取得新进展。2022年底,基于数字化成果,敦煌研究院正式上线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将6500余份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高清数字资源档案面向全球开放。全球各地的学者、文化爱好者只需坐在家中轻点鼠标,就可轻松浏览高清图像资料。

      此外,作为全国最大的石窟寺保护科研机构,敦煌研究院不仅将宝贵的“敦煌经验”推广应用于甘肃、西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中,还走出国门为吉尔吉斯斯坦、缅甸等“一带一路”国家的文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敦煌也被赋予“一带一路”合作中“民心相通”的使命,自2016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也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着文化涵养。

      择一事、终一生。如今,樊再轩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然奔忙在文物修复保护的第一线,继续耕耘着他的事业和理想。对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他充满信心,“我们新一代莫高窟人,还将继续坚守在这里,守护千年文脉的根和魂”。

      “将敦煌学做强做大,为国争光”“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犹在耳畔,殷殷期望,催人奋进。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牢记嘱托,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让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召唤下,古老的敦煌绽放出青春的芳华,走进人们的心灵,走向世界的舞台,为亿万中华儿女奔向光明灿烂的未来积淀起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责任编辑:赵明月)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