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杂志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精神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4-04-02 来源:2024年第4期《党建》杂志

    李俊 薛艳伟

     

      把铁路修上青藏高原,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也是几代中国铁路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之后,青藏铁路破土动工;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交付运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面对青藏高原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新中国铁路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挑战,用热血和汗水蹚出了一条通往世界屋脊的神奇天路,留下了一串串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付出一切,只为这条神奇的天路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一首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的雄伟和壮美。然而,谁又能想到,支撑起这雄伟和壮美的是无数铁路人的青春乃至生命。为了修建好、运营好这条神奇的天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人奋战高原、坚守高原,书写下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

    让我跟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1974年3月,铁道兵第七师、第十师6万多名指战员奉命进军高原,开展青藏铁路西格段建设大会战。其中,作为重点、难点工程的关角隧道的修建尤为艰难。

      关角隧道全长4.01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需要穿过10条断层带,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设备又十分简陋,打隧道用的是风枪、铁锹、榔头,被炸碎的石块全要靠人工一锹一锹地向外运。施工过程中,建设人员不仅时常因缺氧而昏厥,还随时可能面临塌方的危险。如今,在青海省天峻县烈士陵园内,长眠着55位英灵,他们都是修建关角隧道时牺牲的铁道兵战士,最小的19岁,最大的也只有23岁。在如同朝阳一般的年纪,他们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雪域关角,谱写了青藏铁路建设史上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格段建成后,许多修建铁路的铁道兵留了下来,继续运营这条铁路,张生林就是其中一位。2003年,本可以提前退休的张生林放不下亲手丈量过的土地,放不下魂牵梦萦的战友,主动请缨回到关角隧道继续工作,他说:“就是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也要把这条隧道守护好。”他还一再叮嘱子女:“我去世后,就把我的骨灰撒到关角,让我跟战友永远在一起。”

    一生就做一件事

      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环境极为复杂,“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一度困扰了英雄的筑路人。面对冻土难题,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张鲁新凭着“我一生就做一件事,就是解决高原冻土问题”的信念,在寂寞中研究、在痛苦中坚守,数次差点步入“鬼门关”。

      1976年8月的一天,张鲁新带领2名队员到青藏高原腹地无人区考察,一场暴风雪突如其来,刚刚还晴空万里的高原瞬间被暴风雪搅得天昏地暗,3人彻底迷失了方向。黑暗中,张鲁新和队友手牵手,一面摸索着前进,一面大声呼喊求救。可没过多久,高原上稀薄的空气便让本已体力透支的他们再也喊不出、走不动,只能蜷缩在一处山坳里等待救援。

      寒风刺骨,雪花飞旋。两天过去,3人的精力几乎消耗殆尽。面对绝境,张鲁新甚至开始盘算遗书怎么写,以托付好贴身携带的冻土资料。迷迷糊糊中,3人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焦急的呼喊声,他们想回应,张大嘴巴却发不出一点声响。万般无奈下,张鲁新掏出身上仅剩的3根火柴,将纸烟盒撕成3份依次点燃。然而,点燃一根,火苗瞬间就被风吹灭……

      经过几番内心的挣扎后,张鲁新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将第三根火柴点燃,霎时间,火苗蹿起,借着黑夜中的一点光亮,终于引起了搜寻同事的注意。团队得救了!

      生命的危急时刻,张鲁新最为挂念的,是冻土资料的保护;奄奄一息之际,他脑海中萦绕的,只有如何让冻土资料不被风吹散、被雪打湿……

      此后,经过几十年苦心孤诣的研究,张鲁新写出了《冻土区路基变形检测和裂缝调查数据分析》等8篇技术咨询报告,形成了解决冻土问题的系统方案。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张鲁新的追求,又一次诠释了这一真理。

    为藏羚羊让路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为此,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和运营者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建设发展的关键,把珍爱青藏高原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作为神圣职责。

      2002年夏天,是青藏高原仅有的5个月有效施工期中的“黄金季节”,但对于在楚玛尔河施工的铁路建设者来说,却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此时正是藏羚羊大规模迁徙的季节。看着成群等待产仔的藏羚羊徘徊在工地周围,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不久,大伙一致决定:撤掉所有机具和设备,拔掉工地上的彩旗,使楚玛尔河再现远古时的寂静。在藏羚羊的整个迁徙期里,建设者们让出了一条宽阔的大道,让这些雪域高原的精灵顺利“转场”。

      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青藏铁路格拉段共设置野生动物通道26处、总长逾52公里。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清水河特大桥是其中最为宽阔的一条通道,整座大桥长11.7公里、有1300多个桥孔,可以让藏羚羊的迁徙畅通无阻。如今,桥上是飞驰向前的列车,桥下是成群结队而过的藏羚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铺展在雪域高原,成为青藏铁路上一道独特风景线。

    “天路之巅”的默默坚守

      被誉为“天路之巅”的唐古拉区段是青藏铁路的最高点,平均海拔4800米,极端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是全线自然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冻土线路区段。“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线路车间的职工常年坚守在此,于本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前,24岁的于本蕃来到唐古拉,在这片无人区扎下了根。一开始,于本蕃和工友们住在临时活动板房,上厕所时还要提防棕熊、野狼等野生动物的“骚扰”。尽管如此,于本蕃始终兢兢业业,平均每日徒步检查测量线路近10公里,多年下来行走近3万公里,提炼出“看、测、析、敲、听、验”的“六标”检修工作法在全线推广应用。

      2015年3月,于本蕃在一次常规线路检查时,发现一处长15米、塌陷最大地段深达20厘米的线路险情。险情就是命令,于本蕃立即带领大伙顶风冒雪近5个小时将路基夯实。线路顺利开通后,大雪依旧未停,为保证列车安全通过,体力已严重透支的他决定留守现场,严密监测线路状态,确保万无一失。工友劝他回去,他说:“我是党员,又是车间干部,多干点是应该的。”

      于本蕃的工作地点离家1300多公里,每个班次要连续工作30天,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2018年年底的一天,于本蕃和妻子视频通话时,发现妻子在医院里,便一下子紧张起来。妻子骗他说是儿子感冒了,正在医院打点滴,不是啥大事。等到休班回家,他才知道,那天,孩子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做了手术。于本蕃说:“在工作上投入得多了,必然会对家庭有所亏欠,好在家人非常支持,让我能在世界最高铁路的最高点坚守这么多年。”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几十年来,一代代铁路人赓续传承青藏铁路精神,把人生的华章镌刻在“世界第三极”,建设和守护着这条通天大道,让更多人坐着火车走进“人间天堂”,让藏家儿女幸福的歌声随着铁道线传遍四方。

      

    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

      2021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专程来到拉林铁路实地考察,并指出:“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铁路人大力弘扬青藏铁路精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用心勾画、精益求精,让一张更美丽的铁路蓝图在祖国西部的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

      2021年6月25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在这里上线运营,复兴号历史性地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拉林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也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位于拉林铁路沿线的嘎拉村,拥有数百亩野桃林,夹岸而生的桃花次第绽放,漫山粉红霞蔚,山野一片明媚。如诗如画的雪域春光,使嘎拉村赢得了“最美桃花村”的美誉。拉林铁路开通后,这个“藏在深闺”的小村庄一下火出了圈,许多游客坐着火车到这里赏桃花、看美景、品民俗,好一派热闹红火的景象。嘎拉村的尼玛多吉激动地说:“铁路拉来了旺盛人气,也带来了滚滚财富。这两年,我们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人均年收入有3万多元,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哩。”

      拉林铁路不仅给沿线旅游业带来了长足发展,更促进了当地群众就业。在林芝站保洁员尼玛玉珍心中,拉林铁路是一条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线:“我和妹妹都通过劳务外包在铁路找到了工作,再也不用常年在外打零工,既可以就近照顾家人,又实现了增收致富。现在,我们村有几十名村民吃上了‘铁路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大家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青藏铁路精神,熔铸了铁路人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凝聚着一代代铁路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铁路系统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青藏铁路精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分别系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企业文化处主办)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