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杂志数据库
    把握历史主动:“靠总结经验吃饭”
    发表时间:2024-02-19 来源:2024年第1期《党建》杂志

    何虎生

     

      高度重视总结经验,善于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毛泽东曾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我是靠什么吃饭吗?”紧接着,他又给出答案:“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一次次从危局困境中掌握历史主动,“从胜利走向胜利”。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只有进一步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才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从实际出发:“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

      毛泽东在回忆和总结党的革命历史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正是“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概括来看,“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本质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深刻把握,需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来总结经验,并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实践经验,这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相继发动一系列屠杀共产党人的反革命政变。在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从地下爬起来”,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武装斗争。随后,面对进攻大城市频频受挫,毛泽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适时率领部队走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在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方面,毛泽东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积极吸收、总结“山大王”的“打圈”作战经验,成功粉碎敌人的多次进攻。此后,毛泽东在一次次斗争中不断探索战略战术,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并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作战经验作出系统概括,形成了“十大军事原则”,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向秘书胡乔木提出写一篇“纪念‘七一’的论文”,以向党内外、国内外讲清楚党即将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已经取得的历史经验。胡乔木将文章《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何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廿八周年》提交后,毛泽东并未采用,而是自己亲笔撰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这篇雄文中,毛泽东系统回顾了中国近代革命史和我们党的奋斗史,明确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不仅向世人阐释了我们党及其领导下新中国的前进方向,而且向各方展现出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政治智慧。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而获得胜利是毛泽东总结经验的突出体现。他强调,必须认真研究胜利和失败的经验,如此方能“逐步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并加深对政策方针的理解和对中国实际的把握。总体而言,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从成就和挫折中深刻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把握住历史主动。

     

      团结一致向前看:“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

      邓小平在评述改革开放时指出,“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要“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这是他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总结经验的重要性。可以说,排除干扰、统一认识、勇于探索、善于总结,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重要法宝。

      经历了“文革”的挫折和徘徊,中国共产党人再次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此历史背景下,邓小平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科学评判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成就,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推动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言:“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每走一步都要总结经验”。

      1992年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内社会在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改革开放在理论和实践上遭遇诸多难题困扰。关键时刻,邓小平通过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宝贵经验,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等重大论断,理清了市场、计划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关系,确立了新的改革开放思路,开启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创造性结合的大门。这也成为我们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进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坚定前进步伐、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典范。

      “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总结经验的突出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并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邓小平指出,“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我们只要认真总结过去,考虑未来,我们的发展也许不但更稳、更好,而且可能会更快一点”。正因如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党的历史和现实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深刻认识到总结经验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增强历史主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这其实是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是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认知历史经验,在判断和分析当前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指导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历史观深入总结和思考党的历史经验,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了历史机遇、赢得了历史主动。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百年奋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一历史决议既全面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又重点突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鲜经验,在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和分析党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的突出表现。

      总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总结经验的重要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总结经验推动理论发展。不论是历史还是实践经验,都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同时总结经验也可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从方法论视角对党的历史经验及其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分析,并把握其中包含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而汲取经验养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第二,总结经验增强实践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眼于“现实问题”,将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以历史经验推动实践力量的发展。举例而言,围绕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性现象,中国共产党人先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的第一个答案,而后结合党的百年奋斗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鲜经验,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进一步塑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解决自身问题的纠错机制,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都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得出的结论,其视野是历史的,其路径是现实的。第三,总结经验把握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是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不仅意味着其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理论和政治判断,更蕴含着其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研判。因此,只有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总结经验,才能“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使全党更好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在唯物史观视角下,历史是具体的、实践的,而非主观的、教条的,因此总结历史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回顾过往,中国共产党“靠总结经验吃饭”,以此纠正错误、研究对策、取得胜利;立足当下,党必须进一步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以深远的历史思维和宏阔的战略思维把握历史主动,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