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杂志数据库
    匠心铸就大国重器——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一重轧电制造厂深孔钻工桂玉松
    发表时间:2024-05-06 来源:2024年第5期《党建》杂志

    刘丹 曲立伟 王林曦

     

      来自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轧电制造厂的深孔钻工、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桂玉松,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刀客”。桂玉松手中的“刀”,是指甲大小的长方体特种合金,架在圆盘形的刀座上,游走于上百吨的“铁疙瘩”之中。从业30载,他近百万次操“刀”,“刀”无虚发。

      作为中国一重同时负责深孔钻和数控立车两类核心设备的操作者,桂玉松牢记使命、淬炼党性,勇挑重担、敢于创新,为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及用数字化改造传统制造方式作出突出贡献。他主持完成创新成果20余项,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国资委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十大科技创新能手”、黑龙江省“首席技师”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共产党员就要

    敢于啃硬骨头”

      始建于1954年的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金极其紧张,国家拿出4亿多元资金,建成了这名副其实的“国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视察中国一重。

      这一切,让桂玉松和工友们既感到光荣和自豪,又感到压力和挑战。他说:“我们在历史上立过功,但躺在功劳簿上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必须直面挑战、勇于突破。”

      CAP1400核电常规岛电机转子由我国自主研发,是目前国际上直径最大、长度最长的发电机转子。公司在加工套取中心17.8米长试棒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刀具由于振动损坏而无法加工,外国专家和刀具厂家也无能为力。

      “共产党员就要敢于啃硬骨头!”桂玉松主动请缨、临危受命,主攻CAP1400核电常规岛电机转子内孔套料及内孔精加工。他克服深孔加工看不见、摸不到、不能直接观察判断刀具加工状态等困难,用极短的时间就掌握了深孔理论知识、操作技巧和刀具特点。

      刀,无刃,不似刀,寒光熠熠;钢,巨厚,特种钢,百炼成钢。刀硬,还是钢硬?最初,桂玉松的心里没有一点儿把握。

      “就像菜刀切铁,难度可想而知!”桂玉松的“对手”,是一个200多吨重的实心钢转子,他要钻通一个长10多米的深孔。打孔不难,但为保证精度,刀具工作时抖动范围不能超过0.02毫米。

      桂玉松白天修复刀具磨损、改进刀具结构,晚上进行试加工。20多天不分昼夜地钻研,他通过增加合金支承板、减震套等10余项创新成果的应用,终于攻破了刀具振动问题,掌握了常规岛深孔套料核心技术。

      在内孔精加工阶段,为验证创新应用的安全可靠性,桂玉松观察分析限位和木套的状态是否稳定,连续两天坚守在岗位上。此项创新成果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成倍提高了珩磨效率。最终,CAP1400核电常规岛电机转子完全满足了图纸技术要求。“常规岛低压转子加工的产业化研究”课题,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创新才能让我们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新质生产力其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而其核心在创新,这让桂玉松和工友们备受鼓舞。

      桂玉松不断创新改造刀具、加工辅具及加工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他的高速套料、自动控制、自动往复进给等多个创新成果在深孔钻机床得到应用。他主创的“大型深孔钻加工水轮机主轴内孔优质高效加工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排刀方式、复合型坡口、两把尖刀带光刀一次加工附图等技术,仅用40天就把水轮机大轴内孔精加工效率提高了3倍,节约资金184.37万元。这项创新技术已全面应用到大尺寸内孔加工中,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桂玉松善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编写成数控程序,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他创新的“数控机床(卧车、立车)一种新型高效切深槽技术”,在数控机床上可以实现切槽、扩槽同时进行,效率提高100%,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70%。

      当年,桂玉松负责的400吨数控立车,承担着国内锻件直径最大的“下砧座”及世界锻件直径最大的“替打环”等10余件250吨以上超重超大活件加工任务。面对超额的任务量,为了突破机床生产瓶颈,提速增效,桂玉松带领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着手立项了“视觉影像系统在大型机械加工设备上的辅助应用”课题。

      经过半年的反复研究调试,桂玉松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将“视觉影像监控系统”应用到机床上。两台大型数控立车通过6个摄像头可实现工件加工时刀具状态远距离实时显示,工件尺寸远距离测量,远距离对刀、上刀、退刀。这一创新课题的应用,不仅实现了一人监控多机,而且避免了操作者爬上爬下登高作业易产生安全问题,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桂玉松总是叮嘱徒弟们:“这些大国重器,在我们之前已历经千百道工序,容不得丝毫差错,否则将前功尽弃。驾驭这种数千万元的‘庞然大物’,要做到‘眼不见刀,手中无刀,刀在心尖儿’。”

      “创新才能让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桂玉松和工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重相继高质量完成了715吨重的世界最大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国内首件调相机转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主管道等一大批核心设备的加工任务,解决了多项“卡脖子”难题,为我国工业升级换代和大国竞争“博弈”增加了关键“砝码”,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要培养越来越多的

    ‘大国工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桂玉松常说:“要培养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

      2020年,公司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432个班组和47个劳模创新工作室、5327名产业工人全部参与,学技术、练本领、增才干、比贡献。桂玉松是其中的佼佼者。当年,他成为黑龙江省总工会选树的全省300对“好师傅、好徒弟”中的“好师傅”。

      桂玉松将多年来机床操作中的“独门秘籍”,归纳整理成22项要点,制作成讲义和培训课件,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技师。在“名师带高徒”活动中,他更是把培训课堂从电子屏幕搬到数控机床旁,手把手地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大家。公司也相应推出了“玉松式实践讲堂”活动,组织百余位劳模工匠进行授课,共计培训4000余人次,有效夯实了员工的理论功底,提升了操作技能,为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9月,桂玉松带着徒弟楚良玉参加“百万一重杯”劳动竞赛一个重点项目。为了攻克难关,也为了提高徒弟的操作能力,师徒俩齐上阵,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最终实现一次交检合格、提前3天完成攻坚任务,创下5天加工13米异形深孔的最高纪录。

      “当年,我的师傅不仅手把手教我学技术,更教我做人的道理。”师傅悉心传艺的情景,让桂玉松记忆犹新。作为新时代的劳模,培养更多可堪大任的“大国工匠”,是桂玉松的坚定信念和毕生追求。

      桂玉松利用劳模工作室共带出名徒27人,其中有9人晋升为高级技师,5人成长为大班长、机台长,3人被公司评为“劳动模范”,徒弟再带徒弟已将近120人。桂玉松的劳模工作室,被评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并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刀锋所至,磨砺着匠人、匠心和匠造。桂玉松说:“作为‘一重’人,时代更迭,而初心永在。我要让理想之光不灭,让信念之火永存,带领团队制造出更多‘国之重器’‘国之利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委讲师团、黑龙江网)

      (责任编辑:孙进军)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