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红色纪念
    乒乓外交:中美破冰 小球推动大球转
    发表时间:2022-04-18 来源:北京晚报

    高健

      中美关系 打破坚冰 

      1971年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刚刚参加完第31届日本世乒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他们取道香港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美国人。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美国乒乓球队的成员,他引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句欢迎美国客人。

      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队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很快,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宣布结束长达22年的对华贸易禁令。

      “小球推动大球”,促进了中美关系冰封局面的解冻。 

      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师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乒赛,一个始料未及的成果是,引出了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故事。

      当年,毛泽东主席出人意料地作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重大决断,引发全球媒体爆炸性反响——

      美联社电:20年来在恢复美国和中国已经中断的对话方面所采取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步骤,竟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乒乓球比赛场;

      法新社电:这是“中国新的外交战略”“北京选择了在政治上最中立的方式向美国舆论及世界舆论伸出手”……

      这个被外界称为“乒乓外交”的举动拉开了改变世界战略格局的大幕。

      记者专访了中国前驻日本大阪总领事王泰平,他当时兼作记者和联系人,见证了“乒乓外交”的全过程。王泰平深切感到,中美隔绝的局面终于打开,真是顺应民心之举!

     

      美国运动员上错大巴车 

      1971年初,以北京日报记者身份外派日本工作的王泰平正在京休假,忽然接到外交部紧急通知,到国家体委介绍日本情况,由此牵出了他和“乒乓外交”的情缘。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期间,我在东京担任记者和联系人,在名古屋会场和东京之间来往穿梭。”王泰平记得,当年4月4日,世乒赛5个单项的比赛全面展开,中国队员乘坐的大巴车在驶向体育馆的路上,忽然被一名外国人拦住。

      车门打开,这名外国人一个箭步跳上了车,结果他吃惊地发现,车上全是中国人!

      一阵尴尬过后,这名外国人通过翻译介绍自己叫格伦·科恩,是美国人,因找不到自己搭乘的车辆,看到一辆带有世乒赛标志的大巴车过来,才连连招手。

      坐在最后一排的庄则栋站了起来,走到科恩身边,微笑着说:“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直是友好的。今天你来到我们车上,我们大家都很高兴。我送给你一件礼物吧……”说着,庄则栋从随身背着的挎包里掏出一件精美的小礼品,一件绣着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

      车子很快到了体育馆。当庄则栋与科恩有说有笑地下车时,正好给候在门口的几个日本记者看到了,二人交谈、握手的照片,第二天就上了日本《读卖新闻》等报纸的头版头条。

      王泰平说,此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副团长到中国代表团驻地造访,并提出了访华要求。科恩则买了一件印有和平标志的T恤,并特意在上面别上了美国代表团的纪念章,回赠给庄则栋。

     

      毛主席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 

      对于美国乒乓球队的访华意愿,中国代表团很重视,立即报告国内。

      王泰平回忆道,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名呈报周恩来总理,并提出看法:认为邀请时机并不成熟。

      周总理在这份上呈报告上画圈后批示:送(毛)主席审批。

      毛泽东主席看到报告后也是反复斟酌,压了几天后,在报告上也画了圈。然而,就在报告退回外交部后,他作出了新的决断,并马上让身边的工作人员通知外交部:同意邀请美球队来访!

      事后,毛主席说出了自己的考量:“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我是从大局考虑的。这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心愿。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势不可挡。中国人、中国共产党人到底是不是像人们所宣传的三头六臂、青面獠牙那样凶神恶煞,可以请他们来看看嘛。不请,别人怎么好意思来啊!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底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还是有吸引力的。”

      由于国内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了访华邀请,4月7日晚7时30分,中国代表团成员在驻地与美国乒乓球队见面。

      “他们的情绪很高,一再表示感谢,尤其是队员们纷纷表示非常愿意来中国访问。”作为一名记者,王泰平更感受到了当时这条新闻的爆炸性反响,可称震动了全世界。

     

      周恩来会见美国代表团 

      美国乒乓球队接到邀请后欣喜万分,他们在得到美国国务院批准后,于4月9日从名古屋取道东京,前往中国访问。

      奉周总理指示,王泰平等人前往羽田机场,照料和迎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一行。对王泰平来说,这是一次不寻常的迎送——他们是受到中国邀请的、陌生的、大洋彼岸的客人,而这个国家与我国的来往已经隔绝几十年了。王泰平把他们送上去香港的飞机后十分感慨,这些美国人是多么渴望了解中国,多么憧憬这次旅行啊!

      美国乒乓球队4月10日抵达北京后,观看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中国队进行了友谊比赛,参观了清华大学、故宫、颐和园、天安门广场和万里长城。

      4月14日,周总理会见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格雷厄姆·斯廷霍文为团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周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队的消息传到美国不到10个小时,尼克松总统便发表一项声明,宣布决定采取给中国人签发赴美签证、中国可使用美元等5个新步骤。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开始松动对新中国实行的长达22年的封锁政策。

      

      中美交往的大门打开 

      就在美国球队离开北京四天之后,即1971年4月21日,周恩来总理通过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传递口信给白宫,表示愿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特使或总统本人。

      口信转达给尼克松总统后,尼克松口头表示接受中国政府的邀请,又于5月17日通过巴基斯坦驻美大使,正式答复中方,表示他“准备在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位领导进行认真交谈,双方可以自由提出各自主要关心的问题”。

      这样,便实现了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的秘密访华,并为尼克松总统1972年2月的中国之行铺平了道路。

      在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之后,尼克松终于在1972年2月21日抵达北京,两国领导人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2月28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乒乓外交”使中美和解取得历史性突破,中美关系终于走上了正常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它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为后来新中国的国际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网站编辑:王 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