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经验做法
    江西师范大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推进思政课改革
    发表时间:2022-04-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黄恩华

      

      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红色文化育人理念,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持续推进基于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大思政课”教学改革,立足思政主课堂,强化实践课程,做强心理课堂,做大网络课堂,走进社会课堂,形成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心理课堂、网络课堂、社会课堂“五堂联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激活了教学资源,拓宽了教学路径。

     

      畅通主渠道,夯实第一课堂 

      学校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探索符合各年级、各学科专业特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机制。为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院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起,学校在江西省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探索形成了“问题式”专题化教学团队改革模式,构建了“8+X”专题教学内容。课程开设以来,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政课集中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案例式、专题式、分众式、混合式、沉浸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在面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中,注重本硕博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突出阶段性特征,统筹推进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唱响主旋律,活跃第二课堂 

      学校立足实践育人,构建“课内实践—第二课堂”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学校已组织开展“点亮红色地图”线上故事讲述接力活动、“我与红旗寻党史”活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红色观影活动、“追忆百年历程,用声感受精神”红色影视配音秀活动、红色家书诵读大赛、“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剧本选拔赛活动、“青春心向党”红色歌咏会、《共同的选择——方志敏与妻绝笔书》《傲雪红梅江竹筠》等红色戏剧情景诵读系列、《长征组歌》专场音乐会、“师大青年说”主题演说活动等。

      通过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上好“大思政课”,深度激活教师教学的主体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鲜活性、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系统集成,激活心理课堂 

      学校立足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应用和转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实现思政课堂与心理课堂的深度融合。

      通过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实现大学生思想观念转变和道德水平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拓展心理育人平台,将各类育人元素渗透到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如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活动。学生紧密围绕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表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依托“互联网+”,发展网络课堂 

      学校坚持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有机融合,在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开展了多场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的跨校集体备课,加强了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形成传统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型教研形态,加大线上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构建新型教研形态,打造网络课程资源、智慧教学工具互动支撑的优质数字教学平台。目前,学校已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完善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课程体系。

     

      融入大熔炉,活用社会课堂 

      学校充分利用好江西红色资源,将赣鄱大地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作为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把“大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充分融合,让社会的大熔炉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让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

      学校已组织开展了“思政教育进旧址”等系列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社会,打通“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之间的壁垒,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的血脉,使得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引导学生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茁壮成长中不断完善素质、淬炼品格、提升能力、增强本领。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网站编辑:王 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