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研讨会专辑
    梁秋明: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
    发表时间:2024-01-05 来源:党建网

    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

    梁秋明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承担起这一光荣的使命,需要我们遵循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征。在新的起点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将对加强和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充分认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文化主体性体现了本土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坚守性和内控力。坚守性体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继承过程中,中华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认可、对革命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培育上,即坚持本土特色和中国特色。内控力则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传统性和主导性上,表现在当外来文化传入中华大地时,中华文化能够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并对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充分认识文化主体性,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事关国运的兴衰、事关文化的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关键在人。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主体性问题,面向青年群体传播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增进中华文明的青年认同,不断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的深刻认识、深入理解和充分认同,进而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充分发扬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其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关键就在于中华民族在文明化的致思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突出的开放包容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必须胸怀天下”。这种开放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开放性,是“中”的世界观的表现。从汉唐到明清,从儒释道文化融合到现代文明体系的建立,中华文化始终坚持开放、融于开放。新时代文化建设之所以需要开放,一是中华民族历来充满着开放的精神。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中华文明很早就以其开放性打破了各族民众的封闭性和孤立性。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乐于接待来自远方的朋友、乐于学习借鉴优秀文明的传统。二是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已不是主流,这使得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独立发展。例如,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的付诸实践、蓬勃发展,文化及文化产品逐渐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重要使者。三是只有保持开放,才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把中国文化符号、人文自然、现代科技三者结合起来,向在场的观众和世界人民讲述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更深层次的现代化水平与文化自信。

      包容性,是“和”的方法论的具体表现。中华文化的这种发展,历来表现在其能够有能力去适应各种文化涌入中华大地的新环境,并且能够在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中兼收并蓄,做到“为我所用”,并创造出新的文化。如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作为“大道”,在三个方面做到了相通、相融、相成。一是从对人的看法上,两者都否认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是“神”或者帝王的力量,都强调人生价值要以群体福祉为依归,都有鲜明的道德伦理性,这种与生俱来的“同一性”和对人本身的重视,使得两者得到了深入的交融。二是从对自然界的看法上,都重视且强调实践性的重要,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华文化也同样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三是从方法论上,两者都辩证看待事物的进步和发展,如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基本规律,中华文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正是因为这种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不断加速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进程,而这个过程也成为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和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是我们在文化领域进行的一项伟大的实践,也是一项新的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做到守正和创新。守正创新是在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深刻揭示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这种变与不变,与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息息相关。守正是前提条件,强调的是“方向”的问题,一旦出现方向性错误,创新就不能称之为“创新”。创新是过程表现,强调的是“怎么做”的问题,同时,只有“守正”,创新才有意义,才有光明未来。对文化建设来说,所谓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所谓“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

      在文化建设新征程上,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就要把牢思想文化的命脉,抓住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是我们文化建设新征程需要抓住的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不断增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水平,绝不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绝不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文化建设新征程上,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就要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解,就要更加主动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还要在面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做到坚定不移、绝不动摇。在文化建设新征程上,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就不能丧失党对新时代文化建设领导权。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证明,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就要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体系中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文化建设新征程上,还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思路,就是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到古今融合、辩证取舍。二是新话语,就是要不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三是新机制,就是要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四是新形式,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守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者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团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英雄观的理论建构与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016)。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