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研讨会专辑
    魏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意蕴
    发表时间:2024-01-05 来源:党建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意蕴

    魏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突出特性、时代价值、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贯穿探索实践之中,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得以实现的哲学基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意涵

      从本体论的视角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站在宽广的历史视野中,回答支撑和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力量是什么,即通过梳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演进逻辑,提炼出本质内涵。这是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哲学意蕴需要解答的首要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旨归。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践行这一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动选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各种错误倾向强大辨别力的价值支撑。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分析和把握,回答了“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解读,创造出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将其转化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

      创造出更高的文明形态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动力。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性需要从社会发展源头上加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碰撞中衍生了新的发展路向,为创造出更高的文明形态提供了新的选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本质上来看,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框架,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的现实性反思与科学回答,体现了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认识深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蕴含的认识论主要体现在其不断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与彰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主动。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了“中国向何处去”形成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支撑。一方面,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生存智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古代先贤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与人、人与现实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哲理,反映了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性与真理性认识。另一方面,深刻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路径选择问题。比如,现代化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国家性质、文化传统、历史因素的差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代化道路选择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形成了对“现代化”发展的民族性认知,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给世界现代化探索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发展和进步。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不断挖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探索和总结发展的深厚文化渊源。道路探索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道路的理论形态、经验总结。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升华,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其以文明的创造性、多样性、交流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为解决“世界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具有鲜明的指导性、操作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赓续发展的方法保障。

      坚持辩证思维,在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始终面临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整体性角度来看,辩证唯物主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共识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正确方向,只有把中华文明资源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进程中,才能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亲和性和认同性,才能更好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向维度和限度。

      坚持历史思维,在科学认识历史实践和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各自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正是在不断统筹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3BKS178)阶段性成果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