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研讨会专辑
    蔡林:把握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
    发表时间:2024-01-23 来源:党建网

    把握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

    蔡林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把握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实践遵循。

      巩固文明发展的主体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自信基础。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最基础、最深厚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任何文化立得住、行得远的必要条件。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因而也只有在继续推进“两个结合”中,遵循文明发展的规律,立足中华民族当代实践,找准“两个结合”的契合点,发挥历史主动性和能动性,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才能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获得不竭的内生动力。因此,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民族文化立场,赓续民族文化血脉,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主动担当推动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任,持续巩固并增强文明发展的主体性。

      激发文明发展的活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不竭源泉。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根本力量,而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段持续不断的革新历程。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也奠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国当代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守正性的创造,在新的时代,守正与创造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和方向,创新才能把握和引领时代。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预料的诸多挑战和难题,必须坚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价值取向,坚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激发文明发展的生机活力,在不断应对挑战、突破难题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厚植文明发展的根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汲取历史智慧。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薪火相传,当代中国的文明建构,既要继承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又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包含天下为公、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等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数千年来积聚的文化认同和集体意识,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以及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秩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这些思想,让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光芒。要深化“中华文明溯源”,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等问题的研究,讲好中华文明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深厚的文化滋养。

      增强文明发展的动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丰富养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历史洪流中无法抗拒的必然趋势。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华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和谐性”和“包容性”而著称,它为人类发展、推动世界文明进程,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发展进步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与世界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国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以更加自信而又谦和、坦诚而又理性的态度,与世界对话,向世界学习。要坚持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增强文明发展的动力,在促进人类文明的相互交往中,不断汲取世界其他文明精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