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二十大代表风采
    迎风而动 逆风而行 在四赴抗疫一线中厚德济生 ——记河北省党的二十大代表袁雅冬
    发表时间:2022-09-27 来源:党建网

      医生、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神圣的两个职业,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的袁雅冬同时承担着双份的荣耀、双倍的责任。从医38载,她把“迎风而动、逆风而行”作为座右铭,以真诚的医者仁心,肩负起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责任和担当。在医学教学中,她立德树人、言传身教、严爱并重、潜心育人,诠释了一名师者的真谛,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医学人才。袁雅冬曾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于2022年当选为河北省党的二十大代表。她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医学生誓言,志愿奉献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救死扶伤,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不辞辛苦,努力成为一名患者满意的好大夫、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组织信任的好党员。

     

     

    每逢大事要事有担当,每遇急难险重必靠前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生死考验面前,袁雅冬巾帼不让须眉,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袁雅冬先后曾四赴战“疫”前线:2003年SARS病毒突袭,作为专家督导组成员,她临危不惧,冲锋在前,指导治疗和会诊的病例零死亡;2007年“肉毒素中毒”事件,她迎难而上,全力攻坚,经手治疗的60多个病例无一死亡;2009年“H1N1甲流”肆虐,她临危受命组建甲流病房,不辞辛劳走遍河北各地,悉心指导医疗救治工作,挽救了无数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她虽年近花甲,却仍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奔赴用生命挽救生命的战场,用实际行动捍卫誓言和承诺,在拼搏中释放激情,用“最美逆行”谱写责任和担当。

      2020年1月27日凌晨,袁雅冬率领河北省支援武汉首批医疗队肩负着7500万河北父老乡亲的重托抵达武汉。彼时,街头空无一人,医院却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到处挤满了等待救治的患者。医疗队接管的医院条件有限,医疗资源非常紧张。在巨大的困难和压力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重任在肩,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作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袁雅冬每天深入病房和急诊留观室进行危重症抢救,讨论会诊疑难病例,分析病情,下达医嘱;她那从不离身的小本本上记录着每个危重病人的情况,对病例逐一研究,坚持精益求精,科学救治,落实一人一策一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千方百计提高救治率。“生命相托,你要托得住!这不仅表现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还包括你要有高超的医术。”这句话平和而有力,袁雅冬做到了。她以丰富的实战经验、一流的医疗技术、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成为医疗队的“定海神针”。她忘我工作,超负荷运转,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却时刻关心关爱队友们的冷暖安危和安全防护,努力使同志们以最好的状态救治患者。

     

     

    坚守在平凡岗位,以朴素的情感温暖人心

      医学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它的局限性,一个是它的风险性。医生不能保证治疗好每个病人,但要保证用心治疗每个病人,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作为医生,袁雅冬始终坚持走到病人床边,做面对面的工作。她以一双严谨坚定又不失温柔笑意的双眼,敏锐地洞察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又在温暖抚平每一张焦虑、期待的面孔,在医疗的实践中来体现真善美,从医学本质上来修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智慧、职业洞察、职业能力。曾经有一名生命垂危的患者,在经过精心细致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病情略有起色,大家揪着的心也稍稍安些。但在一天早上袁雅冬查房时,发现患者没有戴呼吸机,心电监护指标也比前一天恶化——原来患者觉得太痛苦了要求放弃治疗。于是,她耐心劝说,并不断给予患者鼓励,终于说服患者配合治疗。漫漫行医路充满着艰辛不易,却也充满诸多喜悦和成就。“大医使者,厚德济生”,这是患者给予袁雅冬高度的赞扬。

     

     

      行医,是千千万万医生无悔的选择。生而平凡,但是愿为险而战,她倾心挽救生命,以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袁雅冬表示,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深感无限荣光,更感责任重大,时刻感党恩听党话,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作出自己的贡献。

     

      (河北省委宣传部 供稿)

    网站编辑:孟雅睿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