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阐释
    擦亮文化底色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发表时间:2024-04-15 来源:农民日报

      文化振兴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又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擦亮文化底色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要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增强乡土文化认同;聚焦公共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增强乡土文化认同。农耕文化作为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乡村的独特资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一系列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传承好农耕文化。科学合理规划和美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着力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各类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妥善进行修缮修复,让有形的农耕文化留得住、看得见,建设有农耕文化印记的和美乡村。同时,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加大对农耕技艺、节庆习俗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活态的农耕文化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发展好农耕文化。要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加大对农耕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力度,让农民群众更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乡村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更深一层感悟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牢记文化符号,厚植乡土文化意识,不断增进对乡土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同时,鼓励和引导相关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加大对农耕文化的挖掘、研究和阐释力度,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深入探寻农耕文化的历史脉络、发展变迁和未来走向,尤其注重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活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赋予农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农耕文化“活”起来。

      聚焦公共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重要工作,通过积极引导村民群众追求美好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他们的精神素养,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方面,完善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公共文化阵地是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加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稳妥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创新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切实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统筹利用好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现有阵地,打造地域特色明显的文化活动阵地。另一方面,推动公共文化惠民建设。通过“送”文化下乡与“创”文化在乡相结合,深入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村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红利。着力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创新办好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持续为农民群众提供看得见、听得到、可感知、可分享的优质文艺演出和文化服务。全力打造品牌文化服务项目,积极组织开展好“四季村晚”、广场舞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让他们走上乡村大舞台,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一方面,找准文化与产业、地域的结合点,做好特色这篇文章。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既要充分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又要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和机制,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还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走出低水平、同质化建设误区,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特色化、多样化文创产品,提高文创产品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积极探索打造文化主题突出、产业有机融合的文化业态,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加大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力度。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走入“文化路”、干好“文化事”、吃上“文化产业饭”。着力完善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物管理人员等各类乡土文化人才的挖掘选拔、教育培养机制,有效解决乡土文化人才断层、流失、匮乏等问题。

      

      (作者:钟恢万,单位: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