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征文
【理论征文】韩文乾:关于价值观自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6-12-02    来源:党建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文化的性质是由其价值观所决定;文化的魅力是由其价值观所彰显;文化的发展是由其价值观所引领。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价值观自信,是展现我们党和人民对自身价值观坚定认同和执着信守的强烈意识,是体现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和精神内核的坚定信念。坚持价值观自信,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关乎人民幸福,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败。

 

  一.价值观自信的内涵

  坚持价值观自信,是对选择的价值标准、明辨是非的自信,也是对选择的价值理想、正义崇高的自信,更是对选择的价值信念、无比坚定的自信。

  价值观自信体现为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进一步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和执着自信,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价值观自信体现为对党的领导的坚定自信。

  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者,经历了近百年风雨洗礼,经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无数次实践考验,通过一次次否定之否定的艰难探索,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有了更加全面而透彻的理解和把握,从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对不断改善民生、逐步提升人民幸福感,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的价值观自信,有了非常清晰的思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襟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用一代又一代革命和建设先烈的精神品质铸就了坚实的价值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用革命和建设中一次又一次合理抉择显示着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已经让人民深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更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尽快战胜各种困难,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前时期带领人民依法治国的责任担当,必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对党的正确领导的高度自信,也更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自信。

  价值观自信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始终立足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指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是最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理论问题。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功,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正在为人类迈向更高级的价值自由提供制度条件。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才能实现所有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幸福生活。

  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科学的、是正义的、更是获得全国人民拥护支持的。这种支持来自于多年实践中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深刻认知;来自于艰苦岁月里全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前赴后继;来自于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共创共享。真理的探索道路上往往充满艰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成果对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影响巨大,但同时也成为一些别有用心国家围堵和瓦解的目标,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妄图弱化和模糊我们一直坚守的社会主义价值信念,从而使人民降低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虽然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但发展的成就已经证明了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我们必须在保持价值自省中迈向自强,在逐步自强中提升价值自信。

  价值观自信体现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价值观的传统依据和主要来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国传统文化走过了五千多年历史,始终按照自身的逻辑运演化育。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孕育出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总体来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诚”、“信”、“和”、“善”、“俭”等社会美德,提倡“善群则生”的集体价值原则,强调“自强不息”的价值信念,推崇“道义”、“德行”的最高价值地位,重视“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思想都体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性和合理性,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提倡,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之自豪、以之为荣,应当一如既往地发扬光大。

 

  二.坚持价值观自信的实现路径

  坚持价值观自信,同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一是坚定方向,从根基做起。

  要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会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起到不同的引领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关键取决于是否顺应民意、符合国情。历史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是在多种尝试失败后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是在无数次国家、民族危难中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选择,是最能满足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实现民生幸福的选择。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带给我们太多教训,前苏联国家如今的境遇时刻警示我们保持清醒。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要想实现国家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顺应人民的选择,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被他人误导,真正对国家稳定发展起到正向、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

  要构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认同。所有枝繁叶茂的大树,必然有屹立不倒的根基。正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所说:“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挖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当以中华文化历史为支撑,汲取其优秀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扬弃继承,始终坚持我们自己的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因此,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与构筑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尊崇与认同,是坚定价值观自信的基础,是抵御外来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二是加强教育,丰富教育载体。

  要注重对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教育。从学习研究、亲身践行和宣传引领三方面着手,培养党员干部对引导全国人民树立“价值观自信”的责任意识。党员干部应当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价值取向;自觉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渗透,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西方文化霸权、文化侵略;自觉破除封建“官本位”意识、特权主义、急功近利等思想,促进“人民至上”观念的推广和强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要求“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进一步严于律己、从严治党的决心,更是党员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当好核心价值观建设“排头兵”的保证。

  要开展全民价值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学校教育要把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放在首位,其目的是塑造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给出了关键的价值标准,应当把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作为教授知识技能的基础和根本。比如在德育课、专业课中渗透我国历史文化、精神品德、价值思想等内容,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把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及生活态度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在全社会尽快建立诚信制度。社会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同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相结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价值观教育在面对社会大众时,应当以普及知识、坚定信仰、宣传美德为主线,以简化理论、增加创意、主导话语为原则,以吸引人、感召人、影响人为目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亲切感,从而提升价值观自信。

  要创新教育形式,丰富价值观教育载体。我们应大力提倡重现有内涵、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比如合理地普及传统服饰、传统建筑艺术、传统礼仪等中华文化符号,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竞技娱乐成分,在规范旅游市场基础上大力推广文化旅游等。除了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的艺术表达水平,还要在社团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此不断提升文化归属感,增强价值观自信。

 

  三是注重引领思潮,主导话语权。

  当前有些社会思潮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尤其某些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潜移默化地宣扬西方资本主义价值思想,企图弱化、模糊我们的价值信仰和价值立场,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对此,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也是改进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需要。

  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机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发展机制,系统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科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用什么引领的问题;构建全面了解分析社会思潮机制,辨别、吸收社会思潮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批判、摒除错误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回答引领什么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践行机制,覆盖精神文化产品及大众传播的全过程,占据国民教育、大众文化的主阵地,回答怎么引领的问题。

  要明确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价值观传播载体的责任。大众传播机构首先要把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放在优先地位,尤其在引领社会主义价值观上发挥积极作用,绝不能为了吸引关注度、追求眼前利益而丧失应有的社会责任。应当以使社会大众广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广泛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泛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标。尤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快、获取便捷、范围广等特点,要严格规范信息传播秩序,依法明确网络信息发布方责任,占领网络信息话语权,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创造更多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优秀文化产品,进而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自信。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马俊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