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今天你读书了吗 > 今天您读书了吗(今日读书) > 图书信息 > 图片
涵养好家风——党员的10堂主题党课
发表时间:2019-01-04    来源:党建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书名:涵养好家风——党员的10堂主题党课

作者:张彦  沈丹 等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ISBN 978-7-01-019742-5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家规家训的经典名篇,以有温度、有深度的家规故事,生动讲述了立志、勤学、自律、诚信、勤俭、交友、慈孝、睦邻、清廉、家国10堂主题党课,回应了现实生活中现代家庭的慈孝不对等问题、干部的严于律己问题、以上率下问题、家族腐败问题、大学习大调研问题、诚信戒欺问题,突出以好家风培育子女好作风、塑造后人好品行的重要性。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家规、正家风,将严以修身与以身作则相结合,将传承传统家规家训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家庭内部倡导与社会外部规范相结合,学习好践行好家风建设这堂必修课。

 

作者简介

张彦,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省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浙江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著有《小官大贪警示录》《底线:生命的罪与罚》《价值排序与核心价值观》《价值排序与伦理风险》等多部著作

 

第一课 严以律己,重修身立品立世间................................... / 1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强调了有高洁品德之士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细小举动中也能保持着高尚的操守,做到严以律己。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自律更是其正人正己的立身之本。

一、家规有传承 / 3

二、家规有故事 / 6

三、家规有力量 / 10

第二课 克勤克俭,戒骄奢以约己束人................................. / 19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不是物质短缺时代的无奈之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优良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家规有传承 / 20

二、家规有故事 / 23

三、家规有力量 / 28

第三课 言出必行,戒狂妄质朴以处世................................. / 37

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是天地之道,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诸多中国传统家规家训中对这一基本道德规范有所要求和强调。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做到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

一、家规有传承 / 39

二、家规有故事 / 41

三、家规有力量 / 45

第四课 志道相交,辨损益同行有师友................................../ 53

《颜氏家训》生动阐释了“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的齐家名言。在人际交往越发频繁的今天,“以德交友”的家规家训为当今社会党员干部的交友之道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价值指引。

一、家规有传承 / 54

二、家规有故事 / 56

三、家规有力量 / 61

第五课 君子不器,立大志以成学成人................................. / 71

宋代朱熹说:“百学须先立志”,阐明了树立远大志向对于成学成才的重要性。在新时代,立志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远大志向,磨炼坚强意志,坚定理想信念,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

一、家规有传承 / 72

二、家规有故事 / 75

三、家规有力量 / 81

第六课 耕读传家,唯精进为学无难易................................. / 87

古人云:“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耕读传家的家风在我国流传已久,深入人心,劝学更是我国传统家训中的重要篇章。勤勉励学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在今天仍然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家规有传承 / 88

二、家规有故事 / 90

三、家规有力量 / 95

第七课 父威有慈,子顺孝家和万事兴............................... / 103

“慈孝”一语出自《国语· 齐语》:“於子之属,有居处为义好学,慈孝於父母,聪慧质仁,发闻於乡里者,有则以告。”“慈孝”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党员干部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第一要义。

一、家规有传承 / 104

二、家规有故事 / 106

三、家规有力量 / 111

第八课 逊让敦睦,厚邻里德行传千里................................/ 117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睦邻友好、与邻为善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家训家规中“与邻为善”的治家之道也为当今的邻里道德建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价值引领。

一、家规有传承 / 118

二、家规有故事 / 120

三、家规有力量 / 123

第九课 克俭于家,倡清廉扫屋扫天下............................... / 131

于谦《入京》曰:“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古代的不少家规家训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清廉思想和廉政文化,对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家规有传承 / 132

二、家规有故事 / 135

三、家规有力量 / 141

第十课 家国情怀,体察天下百姓之忧............................... / 149

《钱氏家训》曰:“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最为浓烈的精神底色,同时也铸就了五千年来中国最坚挺的脊梁。

一、家规有传承 / 151

二、家规有故事 / 154

三、家规有力量 / 160

............................................................ / 169

 

部分内容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第一章 严以律己,重修身立品立世间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强调了有高洁品德之士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细小举动中也能保持着高尚的操守,做到严以律己。律,即约束,自律是我们为人处世的重要品德,它表示对自身要求严格,通过自我反思来强化自我约束,最终达到“慎独慎微”的境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自律更是其正人正己的立身之本。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近年来,中共中央把“正衣冠”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意在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自我约束,实现自我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中国经典家规家训中,自律修身也一直是名家贤士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孔子对“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的谆谆教诲,亦或是钱基博在家书中对钱钟书提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身准则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家规家训在其自身的传颂与发展中,不断丰富自律品质的具体内涵,呈现出辞微旨远的魅力,它们为当下的我们明晰道德规范、践行严以律己提供有力支撑,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地回溯与感悟。

一、家规有传承

迁居繁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的赵氏,系宋朝太宗皇帝赵光义的后裔。由于朝代更迭变迁,自明万历年至康熙年间,赵氏先后由广东梅县松源迁居至紫金县蓝塘镇南山村、凤安镇凤安圩围、上义镇郊田村等地,并在紫金区域立籍启户、落地生根。紫金赵氏精英辈出,古有“灭北汉,基本完成全国统一”宋朝太宗皇帝赵光义,今有国家科技成果奖获得者赵共麟、我国卫星工程重点任务执行人赵汝雄等科技巨擘,其事迹在赵氏族谱熠熠生辉,彰显氏族风范。而赵氏“慎行、敬祖、合家”的原始家规与始祖赵光义在家训家风建设的事迹,更是被广为传颂,影响深远。

赵光义(公元939—997)即宋太宗,被称为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坐天下的君主。他始以重武,转而重文,而终以文治显。他是一个“锐意文史”“熟悉掌故”的帝王,深知“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赵光义嗜书成癖,曾言“朕平生无其他嗜好,就是酷爱读书,为的是从中探查古今兴亡成败得失,以史为鉴,择善戒恶,以利治国平天下。”从中可见他对阅读的重视。在治学重文的过程中,赵光义深受文人雅士高洁品行的影响和熏陶。据史实记载,赵光义本人作风朴素,亦注重皇家内部家风的培育,将习得的修身经验凝练成家规家训,供皇室成员耳濡目染,加以规约。在现存的书籍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宋朝事实类苑》两书均对赵光义家训留有记录,以示后人。

“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厉情,听言纳悔。”这句记载于《宋朝事实类苑》卷二《祖宗圣训·太宗皇帝》的赵氏家训,体现了赵光义严以自律的作风和他对皇属子弟的悉心敦劝。生而为人,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性情,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尊长们的教诲。王侯将相自幼生长于深宫之内,缺乏实践和处世的经历,难以知晓黎民百姓的生计艰难和人世间的善恶险诈,自然也不利于形成明晰的价值判断和言行准则。赵光义担忧皇族子弟陷入狂妄迷途,便凝练出为人处世的家训予以告诫和警醒,也为后人留下自律慎独的金句。人有七情六欲,若随心所欲、难以自控,恐与禽兽无异;耳听八方之言,若不加甄辨、心无杆秤,终将迷失自我。心有明镜,常加约束,择善而从,并一以贯之,在当下诱惑与机遇剧增的环境里,赵氏家训的内涵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如果说赵氏家训是从克己择善的角度,来诠释自我规约之力,那么江浙钱氏家族则从敬畏的视角出发,进一步阐述慎独自省的为人准则和行为底线。作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江浙钱氏的族群育人智慧在《钱氏家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是《钱氏家训》的开篇训诫,它告诫后人应以“天地”和“圣贤”作为警戒和参照加以敬畏,进行自我规范。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天地”“天命”等词被赋予独特的价值内涵,它们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态势,是对照人类行为正当性的外在标尺与界限,与人类的精神依托和道德自律密切相关。无论是孔子所说的“畏天命”还是钱氏家训中的“不可得罪于天地”,都传达出一种敬畏之情,强调人应以天地万物作为自身行为的监督者,做到心有所畏、心有所止、心有所向。“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这里的“圣贤”,即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将“成为圣贤”作为言行目标,这种是一种自我规约、内在驱动的内生性力量,与“畏天地”的外在标尺相辅相成,形成慎独自律的品质。

自律,不仅是美好的品德,更是一种把各类处世规约内化于心,把敬畏的力量外化于行的过程。在赵氏家训和钱氏家训中,我们看到自我规约之美、从善而行之益与敬畏处世之力。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古往今来,有关自律和敬畏的言论数不胜数。朱子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诫世人须敬畏善恶标准,坚守做人的底线,严以律己,修身重德,突破自我。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与领导干部强调敬畏与自律的密切关系,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紧握心中之戒尺,谨守修身之底线,这种自律自省的精神气韵,和赵氏与钱氏家规家训中的劝诲相辅相成,它们共同彰显出来的“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咀嚼内化与思考传承。

网站编辑:穆菁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